健身

練習瑜伽從標準的坐姿開始,這些你學會了沒?

很多初學者練瑜伽時,會出現肌肉抖動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呢?

肌肉抖動,其實就是身體告訴你,身體透支了,需要慢下來了。

重點在於肌肉纖維收縮和放鬆的轉換:

肌肉是由很多纖維組成的,但所有的纖維並不是同一時間收縮。有些肌肉在工作的時候,其他在休息,有時候又是反過來。當肌肉受到挑戰,這個轉換就會變得艱難,讓身體措手不及。

初學者肌肉經常抖動,但當肌肉因為規律的練習變得強壯,肌肉纖維就明白如何自如地在放鬆和收縮之間轉換了。

出現抖動怎麼辦:

為了讓身體安靜下來,嘗試讓肌肉去擁抱骨頭,或者在拉伸的時候,骨頭去找肌肉。

抖動並不是不好的,這是身體在告訴你,需要休息。如果某個動作對你來說太難,肌肉開始抖動,為了避免受傷,做簡單的變體或者停下來休息。

練瑜伽的人都知道,坐姿有坐姿的好處,扭轉有扭轉的功效,不同的體式帶來不同的功效,帶動不同部位的器官活動,啟動人體經常鍛煉不到的健康“死角”,今天我們就瞭解一下幾大體式對應的功效吧!

1坐姿類

所有的坐姿體式都能讓髖部、膝部、腳踝以及股骨溝區域的肌肉變得更有彈性。這些姿勢去除橫隔膜以及喉管的緊張和僵硬,讓呼吸變得順暢和輕鬆。它們讓脊柱保持穩定,平靜大腦以及伸展心肌,增強全身的血液供給。

在練習諸如簡易坐、蓮花坐(半、全)、金剛坐、雷電坐等體式時,無論雙腿位置如何擺放,坐姿時都要保持脊柱保持自然曲度下的挺直,使脊柱提拔,腹部的內臟不會受到擠壓。雙腿彎曲而坐,使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都變得更加柔軟和靈活,有助於預防和治療風濕,由於雙腿彎曲減少了下半身的血液迴圈,從而加快了上半身的血液迴圈,身體和頭部得到了更加充足的血液供應,對腹部臟器和神經系統有益。

2站姿類

站立體式拉伸腿部肌肉和關節,增加脊柱的柔軟度和力量性。通過站立姿勢中對產生的脊柱的旋轉和彎曲的運動,使得脊柱周圍的肌肉和脊椎之間的關節保持靈活性以及處在正確的位置上。腿部的動脈得以伸展,增強血液對下端肢體的供給,去除小腿肌肉的血栓積累。這些體式還可以調整心血管系統,使心臟外壁肌肉充分伸展,增強心臟的新鮮血液的供給。

站姿也可以增強練習者的平衡性,增強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幫助我們找到內心的寧靜和穩定。需要提示大家的是:任何平衡的姿勢,首先平衡的是心、是思想,最後才是身體。

3前屈類

脊柱是人體最重要器官之一,是人體的大樑,瑜伽很多體位都是針對脊柱練習的,脊柱有六個運動方向:向前彎曲、向後彎曲、左右側彎、水準左右扭轉。

前屈類體式,是指脊柱向前彎曲靠向腿部的體位,這種體位伸展和強壯背部肌肉群,促進背部血液迴圈,增強脊柱的柔軟性和靈活性。在體式中,腹部器官得到按摩,隨著這些器官的放鬆,流向大腦的血液受到調整,交感神經系統得到放鬆,從而降低心率和血壓,安定心神。

前屈體式帶來臣服的心理感受,讓人能夠安靜下來、虔誠下來。同時,這種對腹部器官的輕柔擠壓和按摩,也能夠促進消化和排泄,對腸胃功能紊亂、便秘人群有著非常好的調理功效。

4後屈類

所有的後屈體式,都可以刺激到中樞神經系統,增強抵抗壓力的能力。它們幫助練習者從壓力、緊張和精疲力竭中解赦出來。這些體式刺激和啟動身體,讓身體從情緒低落中得以解脫。

後屈類體式不僅需要脊柱柔韌和靈活,還要求脊柱強壯有力,因此可以強壯脊柱,增加脊柱區域的血液供給,使中樞神經系統受益,還能伸展腹部區域調理較弱的腹部器官,增加肩關節的靈活性;同時擴展胸腔,增強肺活量為深呼吸創造條件。後屈還能使腎臟受到擠壓,增強腎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