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怎麼回事

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是中老年人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由於一些人飲食習慣發生改變,並且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容易併發為動脈粥樣硬化,下面來介紹一下.

1.早期腦動脈硬化早期由於大腦的功能減低,可產生類似神經衰弱的臨床表現,出現高級神經活動障礙、大腦機能失調等一系列症狀。常主訴頭痛(60%~90%)、頭沉、頭暈(55%~70%)、耳鳴、眼花、肢麻、震顫、失眠、遺忘,並有思維遲鈍,理解、判斷、分析、計算能力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差,情緒不穩,抑鬱煩躁,易急易怒,哭笑無常。少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如多訴心悸,手足發涼,皮脂分泌多,記憶減退,失眠等。有些早期腦動脈硬化可以沒有症狀,但當出現應激時,腦耗氧量增加或血壓變化致腦供血不足,而出現臨床症狀。

2.腦動脈硬化性癡呆(血管性癡呆)隨著病情的進展,出現腦器質性精神症狀和癡呆,通常被診斷為腦動脈硬化性癡呆,系腦部小動脈硬化導致的多發性小灶性梗死的結果。這種癡呆占老年人癡呆的15%~20%。病理檢查呈腔隙狀態輕微的腦萎縮,臨床表現行為或人格的改變:淡漠、漫不經心、稚氣、不講衛生、話多、重複語言、囉嗦或言語減少、嫉妒等。亦可出現幻覺、妄想、恐怖、躁狂、抑鬱、虛幻症等精神症狀。

3.假性球麻痹綜合征腦動脈硬化所致的缺血性病變累及雙側內囊區皮質延髓束及皮質脊髓束時,則可引起雙側中樞性延髓麻痹,為假性球麻痹。出現表情呆滯、構音困難、飲水嗆咳、聲音嘶啞或不能伸舌,可有掌一頦反射及吸吮反射強陽性等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