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腳踝靜脈曲張症狀 竟然是這樣

腳踝靜脈曲張在日常生活中雖然不太常見,但是它卻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對於人體的健康有著很嚴重的影響。那麼到底腳踝靜脈曲張的症狀都有哪些呢?大多數人對此都不是很瞭解。其實腳踝靜脈曲張是由於小腿血液迴圈受阻導致的,會造成皮膚出現青紫或者發黑的狀況,嚴重的話還會導致細胞和組織的壞死。

一、腳踝靜脈曲張的症狀

下肢靜脈曲張容易引起小腿血液迴圈受阻,減少血液流量,導致大量血液淤積,造成腿部血液缺氧,皮膚出現青紫、發黑的症狀,嚴重的話,會降低血液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長時間如此,小腿部位的組織和細胞就會出現壞死狀態,較後液化形成小腿潰瘍。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就會進一步感染,較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導致截肢,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二、治療方法

1、避免長時間站或坐,應經常讓腿做抬高、放下的運動。可能的話,最好能小走一番。

2、經常抬高雙腿,高於心臟水準,並維持膝蓋彎曲,以促進腿部血液迴圈。

3、避免經常提超過10千克的重物。

4、保持正常體重,以免因超重使腿部靜脈負擔增加。

5、每晚檢查小腿是否有腫脹情況。

6、戒煙。

7、保持腳及腿部清潔,避免受傷。

8、如腿部皮膚比較乾燥,應遵醫囑塗藥。

9、晚上睡覺時,將腿墊高約15釐米。

10、養成每天穿著醫用彈力襪,運動腿部1小時的習慣,散步、快走、騎自行車、跑步皆可,小腿靜脈壓過高的人,應在每天起床後,就穿上彈力襪,晚上睡覺時再脫下。

11、如有症狀,及時到正規醫院血管外科就診。

溫馨提示:

靜脈曲張為靜脈血管受到非正常血流的長期壓迫,造成管內瓣膜正常功能受損,使得血管內積壓過量血液,導致血管壁變薄及血管突出突出。外部表現通常為突出的靜脈、水腫和潰爛,內部表現為血栓的形成。與生活習慣有相當大的關係,女性多於男性,有年輕化的趨勢。就診屬於血管外科診療範疇。由於靜脈曲張初期症狀不明顯,常常被人們忽視,人們發現靜脈曲張一般是從“青筋爆出”開始,但這也往往不能引起患者的重視,以致錯過治療時機,最終導致“老爛腿”,甚至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