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膽囊摘除的影響是什麼?

膽囊是身體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組織,不過由於受到一些膽囊疾病的影響,有些人都會選擇膽囊摘除手術,要知道膽囊對身體的生理作用是很大的,難免會帶來一些影響,下面介紹一下。

膽囊切除後遺症

現代醫學膽囊切除術作為治療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等膽囊疾病的方法,已在臨床上應用了100多年的歷史。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的發生率明顯增高。

且目前在縣級及部分鄉鎮醫院己能熟練開展膽囊切除術,從而使接受膽囊切除的患者空前增多,大部分臨床醫師向患者解釋:“膽囊切除後對人體沒有影響”,為患者接受這項手術吃了定心丸”。然而,膽囊決不是可有可無,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

1、消化不良

就目前所知,膽囊至少具有儲存、濃縮膽汁的功能,以適應人體進食時對膽汁的集中需求。如果膽囊一經切除,肝膽汁由肝內排出後卻無處可存,不管人體是否需要,只能持續不斷地排入腸道;這樣,當人進食時膽汁量不足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影響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結果一是誘發脂肪瀉及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等,二是造成身體遭受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的痛苦。另外,膽囊還具有複雜的化學功能和免疫功能,切除後會引發其他身體機能問題。

2、引發鹼性反流性胃炎

胃大部切除術可導致鹼性反流性胃炎。進食後,膽囊收縮,使膽汁濃縮成腸,與胃和十二指腸的分泌和蠕動同步。膽囊切除後膽汁持續進入腸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膽汁可在十二指腸內淤積而逆流入胃,使胃內PH值升高,細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腫、脆性增加,胃腺體萎縮及潰瘍形成。曾有人對膽囊切除6個月後的患者行胃液檢查,發現其中膽汁酸含量明顯增加,低則增加2倍,高則增加380倍,平均增加24倍。胃酸分泌明顯下降,胃壁細胞受損.胃鏡下呈彌漫性炎性改變。

3、膽囊切除術後膽總管結石的發生率增高

在治療膽總管結石的過程中,切除膽囊病例組明顯高於未切除膽囊組(425比370)。所以雖然切除膽囊後去除了膽結石、膽息肉,卻可能因此“招來”膽總管結石,這是因為:膽囊切除前,膽囊具有濃縮膽汁的作用,濃縮的膽汁對膽固醇的溶解度較高;而膽囊切除後,膽鹽池明顯減小,膽汁的濃縮失去了場所,肝膽管的膽汁酸濃度降低導致對膽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這樣就容易形成結石從而引發膽總管結石。而膽總管結石的治療難度遠高於膽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