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藥物牙膏不能治牙病,使用時注意“四不宜”

藥物牙膏不是藥物,不能以它來代替藥品治療牙病。每個人應權衡利弊,綜合選擇,不可濫用藥物牙膏。

藥物牙膏“四不宜”

藥物牙膏的主要成份與普通牙膏大致相同,主要有磨擦劑、發泡劑、膠粘劑、潔淨劑和芳香調味劑等組成;不同之處為藥物牙膏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氟)及化學殺菌劑、抑菌劑,或中草藥等。它們借助牙膏為載體,通過刷牙,將有效成分傳送至牙體和牙周組織中,從而能預防牙病。

但專家告誡:藥物牙膏不是藥物,不能以它來代替藥品治療牙病。如已患了齲齒(蛀牙)、牙周炎、牙出血和牙髓炎等,應及時去大醫院治療,不要把希望寄託於藥物牙膏上。

使用藥物牙膏有“四不宜”——

1.牙齒無病不宜用,至少不必長期使用。普通牙膏中同樣含有冰片、丁香油、薄荷腦和留蘭香等消炎、芳香成份,也有一定的預防口腔疾病的作用。且藥物牙膏大多對口腔有較大的刺激性,能損傷正常的口腔粘膜,破壞口腔的“粘膜屏障”,長用後反而容易導致疾病。

2. 牙齒有病者不宜濫用藥物牙膏。有牙病者應去大醫院專科治療,濫用易損害正常的口腔黏膜,反而導致多種口腔病,這在藥理學上稱為“繼發感染”。藥物牙膏的品種極多,不同的藥物牙膏成份不同,作用也就不同,濫用反而加重原有的病情。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對病、對症地選擇不同的藥物牙膏。

長期使用藥物牙膏,可殺滅口腔的正常細菌,導致新的感染和新的口腔疾病(即“繼發感染”)。有的藥物牙膏中含有生物鹼和強剌激物質,長期使用,易損害口腔內嬌嫩的粘膜,且久而久之易使牙齦、口腔和舌頭等處發炎,從而導致牙齦炎、牙周炎、口腔炎和舌炎等。若干種帶苦辣味的藥物牙膏若長期使用,會造成胃腸不適;有的藥物牙膏含有色素,久用後會污染牙面,使牙齒失去原有的白亮光澤,影響美容。

3. 同一種藥物牙膏不宜長期使用。否則口腔細菌會產生“耐藥性”,增加治療難度。有的牙病,首先要用藥物治療,再配合多種其它療法(如飲食療法、理療等),藥物牙膏只是一種輔助療法。尤其是沒有確診是炎症或過敏而致的齒齦出血時,應交替使用消炎、防酸(即脫敏)和止血的藥物牙膏,更能起到增效和協同作用。應選擇膏體有較多的泡沫的牙膏,可使食物碎屑懸浮而除去;應用含氟牙膏刷牙時,每次應堅持3~5分鐘時間,以增加盡可能多的“有效氟”的吸收量。藥物牙膏刷牙後若漱口不徹底,會攝入牙膏殘液,久而久之引起口腔潰瘍和胃腸炎等,得不償失。

4. 小兒使用含氟牙膏不宜過量。兒童不宜使用成人牙膏,因兒童口腔黏膜極為嬌嫩,容易受損。含氟牙膏雖然可有效地防治小兒齲齒,但如果過量攝入,很可能導致幼兒患上氟牙症(即氟斑牙),甚至氟骨症。

總而言之,藥物牙膏是功過各半,每個人應權衡利弊,綜合選擇,不可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