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女性“那處味道越大”問題越嚴重,要及早解決,尤其是備孕媽媽

在工作生活中因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引起的腸胃濕氣等問題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生活中經常聽人說“最近越來懶了,身體乏力,貪睡早晨又起不來,其實這些都是濕氣重的表現。

很多人如廁之後,發現它不成形,溏稀,粘在光滑的馬桶壁上,很難沖下去,還不得不用很多手紙才能擦乾淨屁屁,如果是在週末,他們費力的上完了廁所,還可以繼續懶床不起,如果你再繼續觀察下,他們多半伴有嗜睡,困乏無力,滿臉油光,渾身黏糊糊等等症狀。

【濕氣普遍表現如下】

1、很多女性頭髮、臉上的會很油,有些人甚至前一天洗的頭髮後一天就特別的油,尤其是肥胖哪些人,因為身體的濕氣太重了,濕氣無法排除體外。

2、濕氣重,身體的各項功能也會開始下降,而且對於房事不是很理想,女性還會有陰部的潮濕難聞現象,男性常見為陽痿早洩,導致房事不振。

3、那處味道難聞,發臭;很多女性朋友平時都很注意生理衛生,但是即使這樣還是患上了婦科疾病,可能是濕氣在作怪!對於女性來說,是非常容易受到濕氣的傷害,當體內濕氣過重,很有可能會引起某些女性疾病,例如,造成經期推遲、小腹脹痛等。

老中醫給百試百靈10味食療祛濕妙方!

1. 健脾益氣,溫中理氣之藥(芡實、紅棗、山藥)

2. 祛濕消腫之藥(赤小豆、炒薏米、茯苓、燕麥、荷葉)

3. 滋補五臟益腎固精之藥(核桃、黑芝麻)

老中醫指出,其配方的精妙之處在於:用赤小豆替代了普通食用的紅豆,薏米性寒必須使用炒過的薏米來減輕寒性,否則會傷脾,很多人喝了寒涼的紅豆薏米粉之後仿佛症狀減輕了,但實際上把脾給傷了,所以這類人對濕氣的抵抗能力是越來越弱的。 

這款祛濕食療方子大有來頭,出自宋朝官方藥典《和劑局方》,大家都知道吃薏米紅豆可以祛濕,卻不知道紅豆指的是赤小豆,薏米要細火炒過,祛濕效果才好,而且一定要搭配芡實,紅棗和茯苓等一起,更能把身體裡多餘的水分排掉了,並達到減肥效果。後來留傳至今,幾乎有點常識的老百姓都知道用紅豆,薏米,之類的熬粥喝,只是並不知道這個偏方的正確配方和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