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武當派張三豐練習的太極拳究竟有多厲害?212歲的張真人 !

第二十四回 太極初傳柔克剛

張三豐於刹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己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雖然小張身兼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內功境界已達神雕末期郭靖和楊過的內功水準,但是與具有百歲高齡的張真人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老張一身武功除了早年覺遠大師傳授的少部分九陽真經外,其它武功均來自自創,這肯定要比小張靠際遇學來的武功要精純的多。

武當山上,趙敏率領眾蒙古高手挑戰武當派時,老張要傳授喬裝成道童的小張太極劍應戰,先是讓他完全忘掉所有劍招,當時周顛等人大惑不解,其實老張傳給小張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要他將所看到的劍招忘得一乾二淨,才能得其精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若有一兩招劍法忘不掉,心有拘囿,劍法便不能純。這其實和獨孤求敗劍術的最高境界“無招勝有招”是一個道理。

後來小張以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對戰玄冥二老時,卻敗陣中掌,花了半個時辰才把寒毒驅除體外,從這可以看出雖然小張武功要遜於二人聯手,但經老張幾個月的指導後已經明顯強於二人聯手了,這樣一來一去的變化,足以體現老張武學大宗師的風範。

玄冥二老是趙敏手下頂兒尖兒的能人,豈知不出三十招,便各受傷。趙敏手下眾武士固 然盡皆失色,便是楊逍和韋一笑也大為詫異。他二人曾親眼見到,那日玄冥二老在武當山出手,張無忌中掌受傷,不意數月之間,竟能進展神速若是。但他二人隨即想到,張無忌留居 武當數月,替俞岱岩、殷梨亭治傷,一面便向張三豐請教武學中的精微深奧,終致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再加上武當絕學的太極拳劍,三者漸漸融成一體。二人心中暗贊張三豐學究天人,那才真是稱得上“深不可測”四字。

實際上,老張在金庸筆下,從未展示過真正的武功,百歲壽宴上一招秒擒玄冥二老中的一老和重傷之下一掌擊斃剛相並不能反應他的真實水準,但是我們還是能從金庸的描繪中,從側面看出張三豐的實力在什麼水準。

當年老張帶小張去少林借少林九陽功看病時,少林三大神僧以為老張是來少林挑戰,當時快被嚇尿了,空性急著眼說“好老道,你要考較我們來著,我空性可不懼你。少林寺中千百名和尚一擁而上,你也未必就能把少林寺給挑了。”他嘴裡雖說“不懼”,心中其實大懼而特懼,先便打好了千百人一擁而上的主意。這說明在空性眼裡,老張有獨挑整個少林的實力。

反觀小張曾潛入少林意圖救出金毛獅王,當看到空聞、空智和成昆時,他自知若是三人一齊出手,自己只怕難以取勝,最多不過是自謀脫身。可見,小張的武功水準最多只有空聞+空智+成昆的水準,與老張能獨挑整個少林相距甚遠。

其實老張的首次出場並不是在《倚天屠龍記》中。在《神雕俠侶》的最後,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在華山之巔,年僅十二三歲的張君寶(以後的老張)經楊過指點了三招武功便打敗了蒙古三絕中瀟湘子、尹克西。在神雕裡面,瀟湘子、尹克西是僅次於五絕的一流高手。而我們可以對比一下神雕中的男主角——楊過,楊過二十歲上下的時候(學過蛤蟆功、九陰真經、古墓派武功、全真派武功)卻打不過李莫愁。

可以說,作為名揚天下的一代武學大師,張真人在金老爺子的武學記載裡面可是學究天人的,與天龍用來救場的無名神僧可以說完全是一個檔次。他所創立的武當派同武林第一門戶少林派分庭抗禮,可以說是千餘年來唯一一個可以比肩達摩的人,這種境界遠非張無忌能比。

創造新的武功、陣法已經很難,但更難的是創造不同于現有武學規律的另一種武學,這一點,張三豐也做到了。

天下武學,本以剛、快為宗,但張三豐卻悟出以柔克剛的至理。他以百歲高齡坐關十八月,創出太極拳和太極劍。這兩樣功夫都是“以慢打快、以靜制動”,“每一招都含著太極式的陰陽變化,精微奧妙,實是開闢了武學中從所未有的新天地”。

天下武功,少林武當。作為兩派的開派宗師,就武學修為而言,張三豐堪與達摩祖師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