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孕晚期肛門出血是怎麼回事

孕晚期出現肛門出血的症狀,那麼孕婦就要注意瞭解是否是腸胃大變化,而引起的特別是便秘就會容易在排便時造成肛門,撕裂或者引發出血問題,還有胃十二指腸潰瘍,可能會引起消化道出血。

1、孕婦最常碰到的一個腸胃道變化問題,第一個就是便秘。為什麼孕婦會比較容易便秘?就是因為在我們在懷孕的時候,我們的生理機能會發生改變,特別是平滑肌,會發生放鬆的一個現象。換句話說腸胃道的收縮會比較不好,這個情況下就比較容易發生便秘。還有一個就是說,隨著子宮慢慢變大,子宮會壓迫到腸子,所以就是比較容易便秘。還有一個蠻常見的現象就是,產生肛裂,或是大便出血,或是產生痔瘡的一個現象,發生這個的理由,最主要是因為懷孕的時候,有這個血管,水腫身體的水腫,再加上子宮壓迫到痔瘡靜脈,所以造成肛門附近肛門內膜充血、水腫的現象,所以就很容易發生便秘的一個現象。

2、由肛門排出血液或糞便帶血,稱為便血或血便。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種表現。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所有引起嘔血的疾病都可以有便血。下消化道疾病,如細菌性痢疾、阿米痢疾、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結腸和直腸息肉或癌、痔瘡、肛門裂等均可引起便血,其中痔瘡出血最多見。出血的部位不同,便血的顏色也不同。

3、胃、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多呈柏油狀或黑色;下消化道出血,便血呈暗紅或鮮紅。 一、當大便呈黑色或鮮紅色時,認為是屬於便血的情況,應除開以下幾種原因: 1.口服某些中草藥及炭劑、鐵劑、鈕劑時,大便呈黑色。 2.進食過多的肉類、豬肝、動物血或菠菜時,大便呈黑色。 3.口服酚酞製劑後,大便呈鮮紅色。 二、肛門出血分類及常見疾病 1.按病變的部位分類 (1)上消化道出血:常見於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肝硬變、食管及胃腫瘤等。 (2)下消化道出血:常見於肛裂、痔瘡、肛瘺、慢性結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結腸或直腸息肉、腫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