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發作性睡病中醫治療的方法
對於發作性睡病,大家都不怎麼瞭解其疾病,但是自身可能有病發過,只是自己不自知而已。發作性睡病在生活中雖然不多見,但是如果病發了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予以治療,目前對於發作性睡病通常採用中醫調理的治療方法,按照不同人的病情和體質進行不同的中醫治療。
一是痰濕困脾型。
多見於形體肥胖之人,表現為胸悶、納呆、大便不爽、痰多泛嘔、口中粘膩、身重嗜睡、舌苔白膩、脈濡緩,治療原則為燥濕健脾豁痰開竅,方藥用醒脾開竅東加竹茹、半夏等。
二是脾氣不足型。多見於病
後或高齡之人,表現為神疲乏力、腹脹食少、食後困倦嗜睡、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淡苔薄白、脈虛弱,治療原則為益氣健脾,方藥用醒脾開竅東加人參、白術、黃芪等。
三是肝鬱脾虛型。
患者長期憂愁思慮、精神萎靡不振、頭昏欲睡多夢、時有兩脅不適、納呆食少、大便不利或腹痛瀉泄、舌苔薄白或稍膩、脈弦細或澀,治療原則為舒肝健脾開竅,方藥用醒脾開竅東加柴胡、黨參、枳殼等。
四是氣血兩虛型。
患者面色萎黃無華或淡白、納呆食少、神疲乏力、心悸多夢、氣短懶言、自汗、頭暈目眩、舌淡嫩苔薄白、脈沉細無力,治療原則為益氣養血醒脾開竅,方藥用醒脾開竅東加黃芪、當歸、人參等。
五是濕濁蒙蔽型。
患者頭重如裹、口幹黏不思飲水、胸悶不饑、二便不利、舌苔厚膩。《黃帝內經》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頭為諸陽之會,若被濕濁蒙蔽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困倦嗜睡。治療原則為芳香化濁醒脾開竅。方藥用醒脾開竅東加佩蘭、蒼術、白豆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