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項,人們須知

相信大家從小到大都打過乙肝疫苗,甚至上大學的時候還被查過乙肝抗體,沒有的話就得打疫苗,這是一種預防乙肝的有效辦法,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避免更多的人感染乙肝,那麼如何打疫苗呢,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相信很多人知道,按時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預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兒一出生就接種乙肝疫苗,這樣基本上可以確保將來不得乙肝。不接種乙肝疫苗,因為乙肝的傳染性非常強,所以患病率相對其他的疾病來說比較高。

如果新生兒的父母均沒有乙肝,新生兒在出生後應儘快,一般在8小時內給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為上臂三角肌(兒童、成人都一樣),1個月後,再打1支,6個月後再打1支,一共3針,此方案稱為0、1、6方案。

兒童和成人在打疫苗前都應該先進行化驗,這是必須要謹記的事情。

如果乙肝三系統檢查均是陰性,轉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進行乙肝疫苗接種。免疫成功率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標誌為乙肝表面抗體轉為陽性,保護時間為2年以上,接種者應該定期複查乙肝三系統,只要表面抗體依然存在,證明免疫能力依舊。

至於注射時應當注意的事項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凡是發熱、嚴重感染及其他嚴重的全身性疾病者,應該暫緩接種。

2、新生兒第一針必須在出生後24小時內注射,若超過48小時後注射。則預防效果降低。出生後一個月仍未行注射者,則應先檢測有關乙肝指標,證實未被感染者,可與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

3、乙肝疫苗與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腦疫苗等同時接種,互相之間無干擾作用;但有人認為若與麻疹疫苗同時接種,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二者最好分開接種。

4、注射後局部應保持衛生,最好三天內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

5、注射第3針疫苗後的1—3個月,應到醫院檢測保護性抗體(抗—HBs)水準,以判斷免疫效果。若無效者,需行加強注射一次。

注射第3針疫苗後的1—3個月,應到醫院檢測保護性抗體(抗—HBs)水準,以判斷免疫效果

6、成人注射前需先檢測乙肝病毒(HBV)指標,已有感染,或感染後已痊癒並產生保護性抗體者,不需注射疫苗。

7、凡對福馬林或硫柳汞及其他藥物過敏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