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學會這招讓你的肺部不易生病

中醫中都有這樣一個說法,“肺為嬌髒”,“溫邪上受,首先犯肺”,也就是說肺是最容易受傷的器官。這是因為正常人每天都要呼吸、本質便是氣體交換的過程,而空氣中含有各種微生物、過敏原及其他有害物質。因此,春季養肺對於健康非常重要。

生活中,養肺的方式也有很多,但是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更好的養肺護肺。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些生活中的一些方式,可以説明你的肺部“煥發生機”。

3個好習慣讓肺部活力充沛

1.多做運動

中醫認為,一天中養肺的最佳時間是早7點至9點,這時肺臟功能最強,最好此時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能強健肺功能。而要想促進肺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全面增強體質,堅持鍛煉身體。

而步行是最簡便、安全的運動,體質較弱者可以從慢速散步開始,每日步行500-1500米,開始時可用自己習慣的速度走,然後用稍快的速度,適應後再逐漸增加鍛煉的時間。

每天鍛煉半小時左右,也可隔天鍛煉一次,每次鍛煉一小時以上。另外,上下樓梯、慢跑、太極拳等運動也對肺功能有益。

2.多補水分

一般情況下,外界空氣的溫度和濕度都較肺為低。但呼吸道的鼻、咽粘膜有豐富的血流,並有粘液腺分泌粘液,所以吸入的空氣在到達氣管時,已變得溫暖而濕潤的了。

因此,養肺最好的一招,是積極補充水分。首先是主動喝水!最好每天主動喝6-8杯水。其中,晨起一杯水最為重要,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排尿、皮膚蒸發及口鼻呼吸等,已使不少水分流失,人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小支氣管內的痰液已變得粘稠不易咳出了,清晨飲水,可緩解呼吸道缺水情況。其次還須從內部調養,給機體足夠的水分。

3.要多“捂”

我們知道:寒多自下而起。所以,傳統養生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因為人體下身的血液迴圈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女性如果過早換裙裝,會導致關節炎和多種婦科病。

春捂秋凍,“捂”多久最好呢?一般情況下,立春後最短也要捂10天—15天。這是因為雖然立春代表春天的來臨,但冬季的低溫並不會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