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一氧化碳中毒原理 原來是這樣

寒冷的冬季,是北方生爐子的取暖的季節,也是一氧化碳中毒最為高發的季節。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的出現呢?大多數北方人對此並不瞭解。其實一氧化碳的中毒原理是由於一氧化碳進入人體與血紅蛋白結合,使血液攜氧能力降低導致的。

1.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

一氧化碳(CO)經呼吸道進入體內,可迅速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Hb)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HbCO);因CO與Hb的親和力比氧與Hb的親和力約大300倍,故小量的CO即能與氧競爭,充分形成HbCO,而使血液攜氧能力降低;而HbCO的解離速度又比氧合血紅蛋白(HbO2)的解離速度慢3600倍,故HbCO形成後可在血液中持續很長時間,並能阻止HbO2釋放氧,更加重了機體缺氧。

2.臨床表現

(1)急性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嚴重度與CO吸入濃度和時間密切相關,臨**常以即時測定的HbCO濃度來判斷C0中毒的程度。

1)輕度中毒:主要表現以腦缺氧為主的臨床症狀,如劇烈的頭痛、頭昏、四肢無力、噁心、嘔吐,或出現輕度至中度意識障礙。血液HbCO濃度可高於10%。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狀外,出現淺至中度昏迷,經搶救恢復後無明顯併發症。血液HbCO濃度可髙於30%。

3)重度中毒:出現深昏迷或去大腦皮層狀態。可併發腦水腫、休克或嚴重的心肌損害、肺水腫、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腦局灶損害如錐體系或錐體外系損害。血液HbCO濃度可高於50%。

4)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在意識障礙恢復後,經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現精神異常(如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記憶障礙、行為失常、定向力喪失等),錐體外系損害、皮質性失明以及間腦綜合征等神經系統改變。遲發性腦病的發生可能與CO中毒急性期的病情重、醒後休息 不夠充分或治療處理不當有一定關係。

(2)慢性影響:長期接觸低濃度CO是否可引起慢性中毒尚無定論,但有學者認為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頭暈、耳鳴、無力、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等。

3.防治原則

(1)治療:重點是糾正腦缺氧。迅速將患者移離現場,根據中毒程度採取合適的給氧方法(如高壓氧治療),積極防治併發症及預防遲發性腦病。對遲發性腦病患者,可給予高壓氧、糖皮質激素、血管擴張劑等,並採取相應的對症治療。

(2)預防:設立CO報警器:防止管道漏氣;生產場所加強通風;加強個體防護,普及自救、互救知識;進入危險區工作時,應戴防毒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