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乏力嗜睡 原因竟然是這樣

日常生活中,有大部分人會出現乏力嗜睡的狀況,有的人在人體疲勞的情況下,甚至會出現走走路就要睡著了狀況,這讓人們十分的不理解。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乏力嗜睡呢?其實痰濕困脾、脾氣不足、肝鬱脾虛、血虛、濕濁蒙蔽這5種原因都是會導致嗜睡的狀況出現的。

渾身乏力嗜睡現象在大家的身上出現的幾率是很大的,而一般人出現渾身乏力嗜睡的時候,往往選擇的是休息睡覺來緩解。確實,很多時候人麼通過睡覺休息是能夠緩解渾身乏力嗜睡的症狀,但是這並不是一個治本的方法。那麼,下面就先來說說關於渾身乏力嗜睡的原因。

中醫認為嗜睡症病機大多是由中氣不運所引起的,中氣即是脾胃之氣,祖國醫學有脾困人則困之說。

根據中醫理論中的“陽”主動,“陰”主靜。所以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時也會出現嗜睡症。《靈樞.寒熱病》篇說:“陽氣盛則,嗔目,陰氣盛則瞑目”說明了嗜睡症的病理主要在於陰盛陽衰。《脾胃論肺之脾胃虛論》“脾胃之虛怠惰嗜臥”《丹溪心法、中濕》:“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嗜臥”。亦有病後或高齡陽氣虛弱,營血不足困倦無力而多寐者。根據嗜睡症的病因病機將其分為五型:

一、痰濕困脾

多見於形體肥胖之人,胸悶,納呆,大便不爽,痰多返惡,身重,嗜睡,舌苔白膩,脈孺緩。

二、脾氣不足

多見於病後或高齡人,神疲食少,食後困倦嗜睡,懶言,易汗,舌淡苔薄白,脈虛弱。

三、肝鬱脾虛

長期憂愁思慮,精神萎靡不振,頭昏欲睡,多夢時有兩脅不適,納呆食少,大便不利,舌苔薄白或稍膩,脈玄細或澀。

四、血虛

面色萎黃無華,納呆食少,精神萎靡,心悸氣短,懶言,頭暈目眩,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五、濕濁蒙蔽

頭重如裹,口幹粘不思飲水,胸悶不饑,二便不利,舌苔厚膩。精神高度緊張或疲勞過度加之雨淋後而產生的嗜睡。內經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頭為諸陽之會,若被濕濁蒙蔽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困倦嗜睡。對於治療建議採用“醒脾開竅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加減用藥針對性強,對症治療無毒副作用,治療效果是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