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怎麼檢查?這些方法最常用
為了檢測心臟的健康狀況,醫學上最常採用的是心電圖,心電圖顯示檢測心肌缺血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為了檢測結果更加準確,現如今出現了更多高科技的檢查方法。
1、心電圖是發現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心肌缺血最常見的心電圖異常是ST-T改變,包括ST段壓低(水準型或下斜型)、T波低平或倒置。靜息心電圖ST-T改變在普通人群中很常見,在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者和女性中,ST-T改變的檢出率也增加。其他可造成ST-T異常的包括左心室肥大和擴張、電解質異常、神經因素和抗心律失常藥物等
2、動態心電圖監測:動態心電圖監測能準確反映出心肌缺血的發作頻度、持續時間、嚴重程度及其動態變化,很少有假陽性,是診斷無痛性缺血的有效方法。
3、運動負荷試驗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心電圖用於檢測平時心電圖正常而存在有無症狀心肌缺血危險因素的人群,診斷時需輔助缺血激發試驗,但假陽性高,特異性低。
4、放射性核素檢查: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顯像顯示無症狀性心肌灌注減低,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掃描顯示無症狀性室壁運動異常,可輔助進行診斷。
5、超聲心動圖檢查:無症狀心肌缺血患者靜息或運動超聲心動圖顯示局限性室壁運動異常,對心尖及前壁觀察較好,但受過度換氣影響對下壁觀察較差。
6、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造影可顯示冠狀動脈病變的部位、範圍及程度,疑有冠狀動脈痙攣因素者可作麥角新堿激發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