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抗體是怎麼回事?抗體的作用

抗體在人體中是起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同時抗體也有分對身體有好處和有害處的。好的抗體可以對抗身體中的一些病毒細胞,有害處的抗體會對身體正常的細胞進行攻擊。

抗體(antibody,Ab)

是介導體液免疫的重要效應分子,是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後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所產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於血清等體液中。通過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發揮體液免疫的功能。

1986年和1972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免疫學會聯合會的專門委員會先後覺得,將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統一命名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抗體

最初有人用電泳證明血清中抗體活性在γ球蛋白部分,故曾把抗體統稱為丙種(γ)球蛋白。後來發現,抗體並不都在γ區;並且位於γ區的球蛋白,也不一定都具有抗體活性。

1964年,世界衛生組織舉行專門會議,將具有抗體活性以及與抗體相關的球蛋白統稱為免疫球蛋白(Ig),如骨髓瘤蛋白,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的異常免疫球蛋白以及正常人天然存在的免疫球蛋白亞單位等。因而免疫球蛋白是結構化學的概念,而抗體是生物學功能的概念。可以說,所有抗體都是免疫球蛋白,但並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體。

抗體的主要功能是與抗原(包括外來的和自身的)相結合,從而有效地清除侵入機體內的微生物、寄生蟲等異物,抗體(antibody)是一種應答抗原產生的、可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蛋白質。每種抗體與特定的抗原決定基結合。這種結合可以使抗原失活,也可能無效但有時也會對機體造成病理性損害,如抗核抗體、抗雙鏈DNA抗體、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等一些自身抗體的產生,對人體可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