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營養不良的危害,竟然如此恐怖!

當今社會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營養情況,但即便如此,還是會經常出現寶寶營養不良的情況,這會給寶寶的身體以及腦力發育帶來很大傷害,比如下面這些危害可能是大家沒想過的。

一、寶寶營養不平衡情緒不穩定

六歲的滔滔,最近行為有點反常:莫名其妙地發脾氣、煩躁、故意弄壞東西,有時又一副憂心忡忡、驚恐不安的樣子,晚上還經常磨牙。幼稚園的老師也反映,滔滔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動手打其他小朋友,有時還用嘴咬。爺爺奶奶為此傷透了腦筋,孫子無緣無故為什麼會這麼“鬧心”?剛開始還沒覺得有什麼問題,認為滔滔只是碰到了一些煩心事。可是,一晃三個多月了,滔滔還是經常發脾氣,胃口也不好,體重也沒有增加多少。這下爺爺奶奶慌了,趕忙帶他到醫院。經仔細詢問檢查,排除了其他疾病後,醫生說滔滔情緒不安,容易激惹,可能與維生素B不足以及吃過多甜食有關。

二、維生素B不足、甜食過多,孩子易激惹

維生素B1是體內糖產生能量的重要輔酶成分。如果維生素B1不足,不能及時將糖轉換成能量,進而可引起胰島素分泌持續增加,促使副腎素分泌過剩,導致煩躁、發怒和情緒不穩定。進食甜食過多的孩子脾氣不好,原因之一在於甜食增加了機體對維生素B1的需要,引起維生素B1不足,出現食欲差、消化不良、淡漠、憂鬱、急躁等表現。如果嚴重缺乏維生素B1,還可引起神經炎並累及心臟。維生素B1在粗加工的米麵、雜糧及豆類、動物內臟和瘦肉、堅果中含量較多。由於現代人追求口感,食物加工越來越精細,加上豆類及豆製品攝入少等原因,維生素B1不足和缺乏時有發生。防治維生素B1缺乏的辦法是粗細糧搭配,常吃豆類食品,適當吃些動物內臟和堅果。

三、鋅缺乏鋅是兒童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鋅在兒童中廣泛存在,特別是農村,有的地區高達60%以上。缺鋅的孩子多動,精神不集中,愛走神,背書記不住,對講課內容不理解,因而有人把鋅譽為“智慧元素”。缺鋅還有其他許多表現,如頭髮枯黃、稀疏,體質差,稍微運動就出汗,晚上睡覺盜汗。嚴重者有異食癖,即喜歡咬指甲、咬衣物、吃紙屑等。鋅在動物性食品中含量豐富,且易吸收。貝殼類海產品、肉類、動物內臟是鋅的極好來源,乾酪、蝦、燕麥、花生醬也是鋅的良好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