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薺菜,春季護生草

薺菜,亦名護生草、地菜、雞心菜、淨腸草等,作為藥用首見於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醫認為,薺菜味甘、淡,性偏涼,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清肝明目、健胃消食之效,可治療因濕熱導致的泄瀉、痢疾、小便不利,以及吐血、咯血、尿血、崩漏、目赤疼痛、小兒疳積等。

民間食用薺菜的歷史相當悠久,《詩經》《禮記》中均有記載,取其護生、養生之長。陽春三月正是薺菜生長較為茂盛和鮮嫩的時節,江南地區一直流行著“三月三地菜煮雞蛋”的習俗,即用新鮮薺菜與黃豆、路路通或生薑、紅棗一起,和雞蛋共同煮食。或取粳米100~150克煮粥,將熟時放入洗淨切段的新鮮薺菜60~100克,稍煮,加鹽調味即成,此薺菜粥很適合飲食積滯、食欲不振的人。現在人們最常做的是用鮮嫩薺菜包餃子,堪稱春季時鮮。不過要注意的是,薺菜性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大量食用。

另外,將薺菜曬乾研粉,灑入涼席之下,可預防蚊蟲叮咬;取幹品煮水外洗皮膚,還可治療濕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