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崴了熱敷還是冷敷?選擇正確時間最重要
腳被崴了的時候,第一時間應該選擇冷敷,這樣可以避免血液擴散,但過一段時間後應該選擇熱敷,這樣可以促進受傷組織的修復,所以腳崴了的話應該熱敷和冷敷配合使用。
1、冷敷。在受傷的頭24-48小時,要迅速將腳及踝部浸泡在冷水裡,或者是用毛巾包著冰塊,敷在腫脹的部位,每次約30分鐘,間隔3-4小時一次。此時用冷敷所起到的作用,一是可以減輕疼痛,二是如果有毛細血管破裂,可以促進血管收縮,儘量減少出血。
2、熱敷。當48小時過後,就要改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腳,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紅外線等熱療儀器。因為急性期已經過去,現在的目的是要活血化瘀,讓腫脹部位的血液迴圈順暢,同時促進組織滲出液的吸收,從而使炎症逐漸消退。
3、局部按摩。崴腳後的前兩天,也就是需要冷敷的時候,絕對不能進行按摩,這樣會加劇毛細血管的破裂,令出血量加大,傷情更為嚴重。需等到改用熱敷時,再行按摩。並且力度和幅度不宜過重過大,應循序漸進。
4、固定制動。扭傷後就不宜再使用傷腳行走,包括著地都應避免過早進行。如果只是輕度扭傷,可以用張力繃帶將受傷部位包紮起來,同時注意休息,必須要下地時,也應用腳後跟著地。假如傷情嚴重,甚至有骨折,就必須到醫院用石膏固定,最大程度地限定腳部的活動,這樣才能儘早幫助骨折部位的癒合。一般固定時間在一個月至一個半月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