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小排畸和大排畸的區別,孕媽早知道

女性在懷孕期間要做大排畸和小排畸兩種檢查,很多准媽媽們對此感到特別不理解,認為大排畸和小排畸都帶著排畸兩個字,應該都是排除胎兒畸形的篩查,可是為什麼要分兩次做呢?其實大排畸和小排畸檢查是有不同的,任何一個檢查都是不容忽視的。

排畸檢查,顧名思義就是女子在懷孕初期在醫院或婦幼保健站進行的排除畸形胎兒可能的檢查。通常來講孕婦應該在懷孕20周左右去醫院進行檢查,最好不要超過28周。排畸檢查又分為小排畸和大排畸。

小排畸檢查在懷孕第18周,黑白B超。而大排畸檢查一般在懷孕第24周,三維或者四維彩色B超,檢查寶寶各項器官以育情況,而這個時間段寶寶各項器官發育完善,羊水適中,寶寶也不是太大,做三維(四維)彩超,看得比較清楚。

每一次的B超都是一個排畸的過程,一般整個孕期做3-4次,如有特殊情況,需要增加次數。第一次:孕6~8周,看有無胎心胎芽,排除宮外孕或異常妊娠(葡萄胎等)如果沒有見紅、腹痛情況,第一次B超也可以不做。第二次:孕11~14周,篩查胎兒頸部透明帶,評估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度。第三次:孕24~28周,大排畸,包括無腦兒、腦膨出、開放性脊柱裂、胸腹壁缺損內臟外翻、單腔心等畸形。此次超聲檢查尤為重要。第四次:孕37~40周,瞭解胎兒大小、胎位、胎盤位置及成熟度、羊水量、胎兒有無臍帶繞頸情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