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總是出現說話緊張結巴怎麼辦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橋樑,人們說話時語言的連貫程度以及語調的高低處理,都能彰顯出這個人的文化底蘊和性格特點。可是有一部分人卻在與人溝通的時候常常出現說話緊張結巴的狀況,使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那麼說話緊張結巴怎麼辦才能改善呢?

一般人說話的時候,主要關注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我要講什麼”,而有的人的關注點則是:”如果我說錯了會怎麼樣“、”我說話會不會不清晰“、”他會不會聽不懂我說什麼“之類的。後者已經把關注點轉移,說話時既要刻意控制語速語調,又要時刻關注聽眾的反應,還要繼續思考下一句講什麼好。這導致了大腦多個區域處於高度活躍狀態,影響語音控制中樞,造成所謂的說話緊張結巴。

所以題主要把說話變成一種習慣,通過訓練養成一種語言習慣,多看多讀。這樣平時說話的時候不用再關注哪裡需要停頓之類的問題了。

1、訓練的時候,要注意好氣息問題,平時要做點有氧運動,提高肺活量。懂得控制氣息,肺活量大的人,即使一口氣說完一句長句,也不會結巴,比如問路:你好,愛心大街怎麼走?這時愛字可能就會卡殼。沒關係,可以多說幾個字,讓發音順暢起來。比如這樣:你好,請問一下,這個...愛心大街怎麼走?是不是順暢了很多?其實上面這種說話方式就給了一個緩口氣的機會。

2、提高受挫能力,要想從跟陌生人說話緊張結巴到當眾從容表達想法的狀態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這會有陣痛期。所以平時要抓緊一切當眾說話的機會,要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精神,就是即使說錯了,被人嘲笑,當眾哭出來也行,怕什麼!這麼丟臉幾次,受挫能力自然會變強自然就不再害怕了。不過如果丟一兩次臉就怕了,那將很難擺脫目前的狀態。

3、坦然承認和接受自己的錯誤,我認識很多播音員,他們說話讀稿的時候也會卡殼,這時候他們都會快速吐幾下舌頭活動下,自嘲下自己卡殼了,然後又很自然的接著說下去了。而當你聽到他們很流利的播音時,其實他們在之前就已經把同樣的內容讀了無數次了,所以題主完全不必有壓力。

另外,不主張刻意忘記什麼東西,例如刻意忘記自己說話緊張結巴之類的,一個人必須要正視自己的問題,接受並承認有這個問題,然後才能慢慢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