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成冰棒如何是好!大寒養生支你3招點燃體內小火爐
1、多吃溫暖的陽性食物
可以説明因寒冷而緊縮的肢體放鬆,促進血液流動順暢,有助消除疲勞。
含水分少的根莖類,紅色及黑色的蔬菜水果:例如南瓜、胡蘿蔔、牛蒡、洋蔥、蘋果、葡萄等。
紅茶、烏龍茶、日本煎茶:發酵過的茶比起未發酵的綠茶,更有溫暖身體的效果。綠茶、咖啡則要少喝。
糙米、全穀類:未精製的食物,含有較高維生素及礦物質,有助營養均衡。
生薑、香辛料:生薑能促進血液迴圈及新陳代謝,又具有發汗、驅寒的效果,可以說是廚房裡的良藥。就寢前可以將1小杯熱紅茶配上1小匙生薑末,迅速溫暖身體、進入好眠。或將10片薑放入400㏄水,煮沸後加入蜂蜜混合,熄火再擠入檸檬汁(檸檬切片放入亦可),除了消除冰冷感,對著涼傷風也很有效。
中醫認為麻油、酒釀、桂圓、紅豆、糯米等食材較為溫熱滋補,適合冬季食用。
2、掌握易受寒部位,依需求多添衣物
手足四肢冰冷,全身就會覺得冷。手、腳是肢體末梢,最容易感到冰冷,尤其腳離心臟最遠,更要注意保暖。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外出時不妨穿戴手套、穿厚襪。冬天穿裙子時要搭配厚褲襪,不建議讓膝蓋露出來,因為膝蓋軟骨、韌帶處的供血量本來就比較少,一旦吹到冷風,關節更容易受寒、受傷。
腹部受寒時,會影響全身的血液迴圈,手腳更容易冰冷。肚臍跟腰部也要注意保暖,因為背部脊椎有許多神經,控制著泌尿系統等重要器官;蔡文興提醒,就算是愛穿低腰牛仔褲,上衣、外套也一定要蓋好,別露出肚臍。在室內時,可在腹部圍上圍巾、蓋小毯子,或利用懷爐讓腹部周圍暖和。
頸部、上背部要特別注意保暖。人體軀幹最易受寒的是背部;從頭頸部後方的風池穴,往下到風門、肺俞這一段都算是上背部,不能受到風寒。許多有經驗的登山客都會在肩頸處掛一條毛巾,可以遮陽也能擋風。
3、用按摩讓全身暖和
“命門腎火為生命之源,可以用按摩方式來暖腎助陽,”容易怕冷的人可以把雙手搓熱,每天花5-10分鐘按摩背後的命門穴、腎俞穴(位於肚臍後方);也可以按摩下腹部的丹田(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能改善腹部的血液迴圈及腸胃免疫功能。
位於手掌虎口的合穀穴與位於小腿的足三裡,都是多氣多血的穴道,經過的氣血豐沛,多按壓可讓身體暖和。此外,睡前可按摩湧泉穴(位於腳掌底前半凹陷處,也就是從第2、3腳趾趾縫延伸到足跟連線約三分之一處),促進氣血循環,讓身體暖和。還有一個好方法是泡腳,有些人晚上會因腳太冷而睡不著,這時只要用比體溫高一些的溫水浸泡雙腳,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變得好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