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據女人內心的這物竟會致癌
黑糖,就是顏色比較深的紅糖,在臺灣和大陸南方某些地區,把它稱為黑糖。它在女性心中一直都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在生理期疼痛難忍的時候,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沖一杯紅糖或者黑糖水再加一些生薑,來緩解疼痛、暖和身子。
自然而然地,黑糖和紅糖也成為了微商的“金牌產品”。他們每天不斷地刷爆朋友圈,誇張點地說它在朋友圈裡佔據著女性補血產品的“半壁江山”。
很多女性都喜歡買來自臺灣或者日本的傳統手工製作的黑糖。包裝精美很適合做禮物,到這些地方旅行肯定會入手一些,回來後七大姑八大姨嫂子姐妹每人一份。而很多微商售賣的黑糖,也大多來自這些地方。
然而,問題來了。臺灣某雜誌測試了19個黑糖相關產品,發現均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其中7個樣品超過了1000微克/千克,最高的一款傳統工藝製作的黑糖,丙烯醯胺達到了2740微克/千克。
納尼,真是亮瞎了我們廣大又無辜的女性同胞們漂亮的雙眼!難不成我們每天用心期盼可以補血又變美(像廣告詞裡說的一樣)還花了大價錢買來的傳統手工黑糖,竟然有致癌風險!真想哭死在廁所!
黑糖大多用傳統工藝製作,不添加任何物質,一向被視為健康食品,這致癌物到底從何而來?丙烯醯胺就是背後的黑手!
風險來自這裡
恰恰是傳統製作工藝,容易產生丙烯醯胺。傳統方法製作,是要將甘蔗榨汁去除雜質後,用小火熬煮幾個小時,不斷攪拌使糖的濃度逐漸增高,冷卻後即凝固成塊狀的紅糖磚。黑糖顏色更深,是因為熬煮時間比紅糖更長。
而丙烯醯胺的產生,皆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澱粉、糖)或脂肪與蛋白質,在高溫條件下發生的“美拉德反應”,它能賦予食物香氣與深濃色澤。我們肉眼所見的效果,就是顏色變深。
這也意味著,食物顏色越深,說明美拉德反應越厲害,產生的丙烯醯胺也越多。
一些古法炮製的黑糖往往有顏色黑、味道香的特點,就是這個原因,但同時也意味著伴隨該反應出現的副產品——丙烯醯胺的含量更多。
放心吃,但不能放開吃
動物試驗證明,丙烯醯胺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但尚無研究確認丙烯醯胺攝入量與人類癌症風險的明確關係,目前它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人類可能致癌物。所以,還不能說只要攝入丙烯醯胺,就一定會增加人類的致癌風險。
但吃起來仍要控制每天攝入量。世界衛生組織發出忠告,每天攝入的添加糖(包括紅糖、白糖)量,也最好限制在25克以下,最多不能超過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