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動力工作?你可能需要改變
最近我完全沒有動力去做任何事情。工作時很難完成任務,而在家時則更糟糕。我的房間裡面一團糟,我不再煮飯,也沒有辦法維持健康的飲食。我並沒有感覺到絕望或任何的不高興——我只是非常的沒有動力。有什麼辦法能恢復我的動力嗎?
陷入危險的沒動力的人(Dangerously Demotivated,下文縮寫成DD)
親愛的DD,
失去了動力是個挺麻煩的問題,因為很多因素與此有關。不過讓你恢復動力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這個問題通常是:當你沒有足夠的精力 和足夠強的意志力去開始一項具體的任務時,你的動力通常會轉移到一些相對不需要費太多精力的事情上,比如吃和玩上面。你可能注意到了,過度的沉迷和放縱, 只會讓事情變的更糟。那麼你該怎麼做呢?首先,我們要找到讓你缺乏動力的原因,然後尋找一些方法,讓你恢復動力。
社交上被排斥會抹殺你的動力
使你的動力衰竭的原因有不少。David McRaney,關於人類行為《You Are Not So Smart》一書和博客的作者,談了很多原因。有一個研究要求一群學生互相接觸,然後在一張紙上列出他們願意與之工作的人。不過隨後的實驗中,研究人員並 沒有理睬學生們的選擇,而是隨機告訴其中一些人被選中了,而告之剩下的那些人他們沒有人要。不出意料的,被拒絕的學生們很不高興,下面解釋了這件事是怎麼 改變他們的行為,以及原因。
在這個被叫做“沒人要你”的研究中,研究者認為由於人的自我約束是為了更好的融入社會,同樣人在約束自己時也期待自我約束的行為會得到某種獎勵。而成為 “不被需要”的人群會因為受到排斥而感到痛苦,並因此認為他們的自我約束毫無用處。他們是這麼想的,“如果沒有人在乎我,為什麼還要這麼做了?”這就好像在他們裝載著意志力的油箱上戳了一個洞,他們的意志力將會越來越弱。當他們坐在甜品前面時,他們就無法與其他人一樣控制他們的衝動。其他的研究也發現,當你感到被排斥及不被需要時,你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差,你變得不願意合作,沒有動力去工作,更想去喝酒或抽煙,以及做其他自我摧毀的事情。被排斥會消滅自我控制,這是導致缺乏動力的許多原因中的一個。
當你遭到排斥時,你失去了嘗試的欲望,因為看起來不管怎樣都沒有人在乎。雖然實際上不大可能都是這樣,被一個人或幾個人拒絕,並不代表每個人在每一種情況下都會拒絕你,不過它帶給你的感覺卻是這樣的(所有人都拒絕你),所以你會做出這樣放縱自己的反應。
忽視身體的需要導致什麼都做不了
被拒絕是一種簡單的但並非唯一的讓你喪失動力的方法,如果你不吃飯,也會有相似的效果。
2010年,哥倫比亞大學及本古裡安大學的Jonathan Leval,Shai Danziger和Liora Avniam-Pesso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觀察了1112起關於犯人的十個月假釋申請的司法裁決。他們發現剛吃完早餐或午餐時,犯人們得到假釋的機會是最高的。平均下來,在剛吃過飯後,法官們同意假釋的比例是60%。接下來這個比例就大幅度的下降了。而在吃飯之前,法官們批准假釋的比例只有20%。法官們體內的葡萄糖越少,他們越不願做正面的選擇,比如批准犯人假釋,相反他們更願意作出負面的選擇——將犯人的假釋推遲。
在忙碌的生活中, 錯過早餐或(和)很晚吃午餐是很容易的。這樣會讓我們發現自己很難去完成大量的工作,因為我們缺少所需的葡萄糖(能量)去幫助我們正確的思考。即使最後你吃上了飯,你也會因為沒有及時用餐而導致頭痛,使得你失去動力,只想躺下。忽視身體的需要會消耗我們的動力,因此跟蹤這類疏忽非常重要。你可以填寫《每日個人狀態表》來觀察你每天是不是都有相似的趨勢。如果是這樣,恢復的你動力就只需要吃個早餐或喝足夠的水就好了。
太多的決定耗盡了你的大腦
讓你抱著一桶霜淇淋懶散地躺在沙發上的最快的方法,就是讓你做出一些重大的決定。John Tierny在紐約時報在的一篇文章中談到了這個問題。
決策帶來疲勞可以解釋為什麼平時明智的人,會在同事和家人面前發脾氣,會在服裝上大肆揮霍,會在超市買垃圾食品和不能抵擋經銷商為他們提供的新車防銹服務的誘惑。不管你怎麼去嘗試變得理智和高效,你都不得不在做出一個又一個的決定時付出生理上的代價。這種疲勞不同于普通的生理上的疲勞——你不會自覺 地意識到自己已經累了,雖然精神上你確實累了。一天之中你做出的選擇越多,對你的大腦來說每一個決定將會變得越困難,最終你將尋找一條捷徑——逃避和放縱。
這並不僅僅發生在工作上的重大決策中,大量的小決定也會慢慢的累積成同樣的疲勞。如果你不控制你每天需要做的決定(無論決定是大是小)的數量,最後你會發現自己會不斷的選擇逃避。
怎樣恢復動力?
重獲你的動力包含一系列針對解決導致你缺少動力的原因的方法,和你的實際行動。在社交上的被排斥,你會覺得很糟糕,什麼都不想做,但你需要去面對這個問題。也許是因為你做的一些事情導致了排斥,或者你只是在和不討人喜歡的傢伙交往。去和排斥自己的人(人們)談談,找到原因。如果原因在自己身上,看看能不能糾正過來,如果原因在於他人,看看能不能和他一起解決。如果解決不了,你需要考慮是否離開這個環境,因為持續地呆在被排斥的環境中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健康的。
一、如果你只是沒有照顧好自己,解決方法就很顯而易見。我們在前面談過,記錄一個《每日個人狀態表》可以很準確的發現問題。找出你忽視了身體哪方面的需求,並把它做為最先需要改變的事情。
二、而當你做決策的時候,管理每一個你可能要做出的選擇是很困難的,因為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需要做出決定。一個解決方案是創建一個決策的待辦事項列表,這樣你就能知道有哪些決策要做,何時做。把他們分散開來,不要在同一天做太多的決策,還要為可能會突然面對的未知的決策留一點空間。別忘記一些小事也包括在內,比如購物,決定哪些該買,哪些不該買,也會給你帶來同樣大的壓力。
三、最後,找出你確實想去做的事情。這個事情可能挺無趣,比如去整理房間,也可能讓人興奮,比如玩一個遊戲。不管它是什麼,花上五分鐘踏出你的第一步。在第二天,再踏出略多一點的一步。這樣一點一點的完成它。當你開始注意到你的成果並發現只需要付出一點點的努力,你會更容易的取得進展。不管怎麼說,先幹起來就是一切。
希望這些小方法能幫助你重獲動力。如果你克服了問題的原因並慢慢的行動起來,不久後你應該就能夠恢復了。
心理學Tips:關於動力心理學
歷史上,動力心理學一般是指R.S.伍德沃思的心理學。比較好懂得有精神動力,我們在分析一種信仰時常常會思考“這樣的信仰為什麼會成為其從眾奮鬥或生命的動力”。這即一種信仰的精神動力問題,從心理學看則是心理動機問題,即個體發動、指引和維持某種活動或事業的心理原因。我們分析儒家思想時,也有這樣的想法。這個問題也是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性問題之一。 這是從主觀面來看信仰。信仰可視為是信仰者全人投入的一個對其生活產生決定性影響的行為,它包括了信仰者的全人,也就是說,包括了信仰者的意識與無意識、理性與感性……等許多在一個人裡面常是彼此有衝突有張力的因素。信仰同時含括並超越了這些因素。換言之,信仰不是單純的是這些因素的總和,而是超越在這些因素之上的一種會對這些因素分別產生影響的東西。因此,不是某個因素(無論它是理性還是情感)成為決定信仰的特質,而是反過來,信仰決定了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