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警惕醫生健康 緩解心理壓力

在很多人看來,心血管科大夫掌握著大量的醫學知識,本該是“最健康的人”。但事實卻不容我們樂觀。一項針對心內科醫生進行的調查發現,尤其在女醫生中,β受體功能亢進的發生率非常高。這說明其體內β腎上腺素能受體過度興奮或敏感,可能與生理、心理及植物神經功能不穩有關。

此外,過度勞累、高度緊張、精神創傷、病後等,更容易誘發β受體功能亢進。其症狀多種多樣,以心悸、頭暈、乏力最多見。休息時,其心率可能超過每分鐘90—100次,且常隨體位、情緒激動而變化。

雖然β受體功能亢進是一種功能性改變,但它說明醫生長期處在一個高壓狀態下。而國內外的多項研究都表明,壓力大會損傷心臟健康,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

醫生的壓力來自多方面。持續更新醫學知識,處理複雜的醫患關係,以及身兼科研、診療數職面對諸多工作,負荷也越來越重。

除了壓力,現代人還面臨著諸多健康隱患。從呱呱墜地開始,我們度過的每一天,都是餘下生命中最年輕的一天。過去幾十年,醫學界認同,心血管病的發生率和年齡成正比:年紀越大,危險係數越高。這一點在女性身上尤為明顯。

我們雖然改變不了遺傳、年齡等因素,但肥胖、高血壓、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戒煙,限酒,積極運動,減肥,控制血壓、血脂,少吃或不吃速食等高脂食物,都是簡單易行的好習慣。而且,我很提倡定期體檢。除了常規的心電圖、血壓、血脂、血糖等檢測,若有典型的心絞痛症狀,如經常感到心慌、胸悶,勞累時心前區或左臂部放射性疼痛,應該做一下平板運動試驗及冠脈CT,以確定是否冠狀血管狹窄和斑塊的性質,預防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