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大雪養生要點 做好這七點身體健康

大雪養生的要點有哪些?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也意味著已經到了寒冬季節了。那在大雪這個時節之中該如何做好養生呢?下面小編來給大家講講大雪養生的要點,做好這七點身體健康!

大雪節氣養生要七宜

一宜保暖

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中醫認為,保暖首先要從頭部開始,大雪節氣之後,老人、孩子以及機體抵抗力不好的中青年人外出時最好戴上帽子。其次,背部、腹部、足部也是保暖的重點。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宜健腳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宜多飲

中醫認為,水是陰中的至陰,因此在寒冬到來之際,大家不妨多喝水來養陰。通常來說,一天中有三杯水是一定要喝的。第一杯是早上起來時,可以潤腸。第二杯是下午五點,可以滋腎陰。第三杯是晚上的九點,可以養心陰。冬天建議每天喝不少於2000毫升的水。

四宜調神

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許多疾病,是由於情志引起的,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大雪養生要點

五宜通風

冬天天冷,有些人喜歡緊閉門窗或蒙頭入睡,這是很不好的習慣。除了白天要開啟門窗,讓空氣對流外,晚上應開小氣窗通風。人體細胞白天分泌高濃度的環磷酸腺苷,可以增強細胞功能;晚上則分泌高濃度的環磷酸鳥苷,具有減弱、抑制細胞功能的作用。深夜時人體抵抗力下降,對虛弱、患病的人要加強監護,觀察呼吸、脈搏是否正常,以利及時採取措施救。

六宜粥養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七宜早睡

冬天的時候陽氣肅殺,白天短,黑夜長,一定要注意“早臥遲起”。不可以熬夜,也不要過早起床晨練。早睡可以養陽氣,遲起可以固陰筋。

大雪節氣養生攻略

我們將迎來大雪節氣,那麼大雪節氣如何養生呢?大雪節氣養生要重視,因為大雪時節天氣寒冷,不注意養生很容易生病。具體大雪節氣如何養生呢?小編教你衣食住行的養生攻略!

大雪節氣如何養生

一、飲食養生:多喝水、食溫補、多吃苦、常喝粥

1、天越冷越要多喝水

多喝水則有利於氧氣的供給,呼吸順暢,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因此,冬天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體力消耗大的人尤其要多喝。另外,冬季以飲溫熱水為宜,堅持在起床後和臨睡前喝杯白開水。

2、吃一些溫補性的食物

如羊肉、牛肉等肉類,還要多吃一些益腎類的食物,如腰果、芡實、山藥、白果、核桃等。此外,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要多吃一些,它們不僅可以補養腎氣還可抵抗寒冷,且能潤肺生津。

大雪養生要點

3、多吃富含維生素C食物

代表食物有鮮棗、獼猴桃。研究顯示,攝取大量維生素C能明顯減少因寒冷而導致的直腸溫度下降,並可緩解腎上腺的過度應激反應,增強身體對寒冷的耐受性。柿子椒、番茄等深色菜以及柑橘、檸檬等水果中也富含維生素C。

4、多吃苦味解熱去火

不少人都有冬季進補的習慣,易導致肺火、胃火等內火旺盛。為此,可多吃蘿蔔、梨等具有潤肺清熱、養陰生津等作用的食物。“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敵。苦味物質有解熱去火、清熱潤燥、消除疲勞的作用。在大雪時節,可選擇的苦味食物有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

5、喝粥調養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感冒時也建議多喝熱粥,因為喝粥有助人體發汗、散熱、祛風寒,能夠有效促進感冒的治癒。此外,有些藥對腸胃的刺激比較大,喝粥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同時要注意,大雪時節要注意不吃涼性食物、忌食辛辣香燥的食物、飲食不宜過鹹。

二、起居調養:保暖、早睡晚起、常通風、室內保濕

1、保暖護陽氣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乾燥,空氣濕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泄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夜晚的溫度會更低,夜臥時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則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

2、宜早睡晚起

大雪時節,起居調養宜早睡晚起,並要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人們最佳的作息時間應是晚上十點至第二天早上六點,冬季早睡晚起也只是在此基礎上微調而已。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大雪養生要點

3、天冷也通風

除了白天要開啟門窗,讓空氣對流外,晚上應開小氣窗通風。人體細胞白天分泌高濃度的環磷酸腺苷,可以增強細胞功能;晚上則分泌高濃度的環磷酸鳥苷,具有減弱、抑制細胞功能的作用。深夜時人體抵抗力下降,虛弱、患病的人夜晚要特別注意。

4、注意關節保暖

由於關節附近多是肌腱、韌帶等血管分佈較少的組織,溫度本來就比較低,而且四肢較常暴露在外,更易散失溫度,使關節僵硬,血液迴圈差,因而疼痛不止。因此,關節炎患者在寒冬須加強保暖。若能在冬季臨睡前溫水泡足,不但可以活血通絡有益關節,並可安神寧志,促進睡眠。

5、室內要保濕

房間溫度太高而濕度太低,會引起身體不適,極易發生疾病。冬季室內保濕除每日向地上灑些水,或用濕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濕度外也可在散熱設施附近放一盆水,讓水慢慢蒸發,以保持室內空氣濕潤。此外,在居室內養幾盆花草或是購買加濕器,也可調節室內濕度,使居室內充滿清新空氣。

三、運動保健:充足熱身、運動要保暖、晨練不宜過早

1、選擇慢跑、快走最適宜

冬季戶外選擇慢跑、快走等耐力項目最適宜。這些項目主要以鍛煉心肺功能為主。同時,盡可能減少足球、籃球、網球、羽毛球等對抗類運動。畢竟對抗類的運動在天氣寒冷的狀況下如果熱身不充分極易引起關節及各軟組織的損傷。

2、熱身活動要充足

準備活動可以升高體溫,降低肌肉的粘滯度,放鬆肌肉,使肌肉達到運動所需的狀態。不可不做準備活動直接參與大運動量活動。如果直接就進行劇烈運動的話,是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的!

3、熱身工作要做到微汗

一般來講,當感到身上開始出汗時,應該說熱身已做足了。運動中要逐漸脫減衣服,鍛煉後及時擦乾汗水並添加衣服保暖。應依據個人的身體適應情況選擇適當的運動服裝,儘量減少身體暴露。

大雪養生要點

4、晨練不宜過早

冬季宜早睡晚起,待日出後再起床,能躲避嚴寒,涵養人體陰氣。冬季戶外運動時,最好選擇早上太陽出來之後的8點至9點,或者下午4點到5點之間進行。遇到空氣混濁、濃霧遮天的天氣,最好不要到戶外鍛煉,可改在室內進行。

5、鍛煉時運動量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尤其是跑步

不宜驟然間劇烈長跑,必須有一段時間小跑,活動肢體和關節,待肌體適應後再加大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