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常識

健康常識

豆腐千好萬好,一種人吃了卻會“中毒”

“尿裡有蛋白,是不是可以多吃些豆腐補充丟失的蛋白?”前幾天,一個患者的一句話讓我趕緊把他打斷。看了他的化驗單,他尿蛋白++,已經有慢性的腎損害。其實,並不是丟失蛋白就補蛋白,蛋白的補充是有學問的,對於腎病患者,一定要補充優質蛋白。

慢性腎病患者一定要合理營養,因病配餐,根據不同臨床類型提供合理的營養方案,以達到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感染、減少復發誘因、防止病情惡化的目的。

飲食蛋白並不是越低越好。不恰當的低蛋白飲食會導致營養不良,病人抵抗力減弱而容易發生各種感染。低蛋白飲食可以明顯地延緩病情的發展,保存殘餘的腎功能,還有助於血壓的控制。

一般腎功能正常的慢性腎病患者,對食物中蛋白質不作嚴格限制;對於腎病綜合症一般有低蛋白血症患者腎功能不全的人,不能超過每公斤體重0.6~0.8克,以60kg患者為例,每天攝入2兩瘦肉,6兩米飯,雞蛋1個,蔬菜半斤等為宜。要注意,0.6~0.8克蛋白質中,要保證50%~70%是優質蛋白,推薦雞蛋白,牛奶,魚,瘦肉,要限制植物蛋白如豆腐等的攝入比例,多食玉米,土豆,山藥,芋頭等食物,這類食物既能保證充足熱量,又能減少蛋白攝入,可作為首選。

在中醫的古代文獻中,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一書中有“食治專篇”,提到水腫的飲食原則是“慎于口味,莫恣意鹹物,清代葉天士提到虛勞的食療原則是“少而精、”“補以血肉有情之品”。

這些觀點與現代腎病要求的低蛋白飲食,優質蛋白飲食,限鹽及水的攝入,都有相同之處。

豆腐的營養價值

豆腐:是鈣的良好來源。

就鈣含量而言,豆腐無疑是大豆製品的佼佼者,是補鈣必須的優選食物。因為整豆中的膳食纖維非常豐富,對其中的鈣、鐵、和鋅等微量元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會影響其吸收。另外還含有植酸和草酸等抑制鈣吸收的物質,黃豆中的鈣很難被吸收,做成豆腐之後,這些物質被去除,鈣的吸收率明顯提高。

豆腐中鈣的含量遠遠超過黃豆以及豆漿、腐竹等未添加含鈣凝固劑的大豆製品。並且,豆腐鈣含量高低與豆腐的“老”或“嫩”有關,老豆腐的鈣含量高於嫩豆腐,而用“葡萄糖酸內酯”(不含鈣)作為凝固劑的內酯豆腐鈣含量很低。

凡與豆腐一樣使用含鈣凝固劑的大豆製品,如幹豆腐、豆腐絲、豆腐皮等都含有較多的鈣。如果說奶類是鈣的最佳來源,這些富含鈣的大豆製品則可位居最佳鈣源的第二名。如果您不喜歡喝奶,就多吃點豆腐來彌補以獲得足夠的鈣。

我們正常成人鈣每天的適宜攝入量(AI)為800毫克,而每100g北豆腐含鈣量為105g、南豆腐含鈣量為113g、豆腐乾含鈣量高達308g。所以,每天吃一些,就能滿足鈣的一半需求了。

豆腐:提供優質蛋白質。

如果您是為了保持身材習慣於吃素食的朋友,在飲食當中往往不太愛吃肉、蛋、奶類的食物,這樣會容易缺乏蛋白質。缺少蛋白質會給人體帶來營養不良等,會嚴重影響健康。為了保障素食者的營養均衡,堅持經常適量地吃各種豆製品,會大幅度的改善營養不良的問題。因為素食中大豆含蛋白質是最優質的。

大豆俗稱“地裡長出來的肉”,也就是說,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尤其是蛋白質。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最高可達35%-40%,其營養價值接近於動物性蛋白質,是最好的植物蛋白。而且品質也好,穀類食物中較為缺乏的賴氨酸在豆類中含量豐富,可以達到營養互補的作用,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根據計算,500克的黃豆蛋白質的含量相當於2斤多瘦豬肉或3斤雞蛋或12斤牛奶。

不同加工方式對大豆蛋白質的消化率有不同影響,整粒煮熟的大豆蛋白質的消化率為65.3%,豆漿為84.9%,做成豆腐後消化率則可提高到92%-96%。

豆腐:有助於減肥。

大豆中的豆固醇屬於植物固醇,在人體中會和膽固醇競爭搶先被人體吸收,增加膽汁酸的合成。促進膽固醇的排出,有保護血管的清除體內自由基的作用。如果您是膽固醇、血脂過高的朋友,在日常飲食中適量添加豆類或豆製品的食用量,以植物蛋白代替部分動物蛋白,有助於攝入植物固醇和膳食纖維,幫助體內的膽固醇代謝。

豆腐:有助於緩解更年期症狀。

大豆中含有女性必須的大豆異黃酮等類雌激素物質,它的結構與人體分泌的雌激素比較相似,可以在女性更年期後雌激素水準逐漸降低的時期幫助體內激素平衡。降低絕經後女性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減少因激素水準降低導致的各種更年期症狀。如情緒不穩、忽冷忽熱、疲憊無力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