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中醫治療痤瘡有哪些方法

痤瘡是一種慢性炎症,常發生于青年的臉,胸或背的毛囊或皮脂腺,經常會伴隨著皮脂溢出。跟古代醫學記載的“肺風粉刺”相差無幾。比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中有記載著:“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多發於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汗。”

在中醫中,一般認為這種病症都是因為包含不當造成的,因為過多吃些肥膩,肺胃濕熱,然後加上風邪從而引發病症。這種病主要的症狀表現為:損害多形性,常常也伴著潮紅、食多、口臭、搔癢、喜冷飲、大便乾燥、尿黃、多夢或失眠。舌質會偏紅,舌苔偏白或都黃,脈相會顯示弦滑。

在中醫裡面用傳統的辯證,肺胃濕熱,外感邪毒,可以選用清胃濕熱,再配合解毒的枇杷清肺飲進行但在實際中卻效果不是很明顯。

有專家用22年的經驗,寫了一道處方,用於治療痤瘡,效果不錯:選用生薏米25克,當歸30克,瓜蔞皮12克,丹參9克,生山楂15克,夏枯草9克,冬葵子6克,三棱9克,茯苓12克,莪術9克,用水進行煎熬服用,每天煎煮一劑。

在這個西方中利用瓜萎皮進行清熱和水腫治癰,可以利氣寬胸;再配合生薏米的排膿濕,可以使痤瘡消腫去膿,再結合冬葵子的利肺水助排尿,排濕,減少濕源。用三棱、莪術、生山楂進行活血破氣,夏枯草縮小痤瘡面積,軟堅散結,新生活 深度用當歸養血。各種藥物進行嚴謹的配合,整體藥性平和,即可攻邪,又不會傷正,所以效果顯著。

有臨床上,有一名姓黃的女子,年紀27歲,已經得到面部皮膚痤瘡5年多,吃過許多種中西藥,但卻都是沒有效果的。她的病症是大便幹,2到3日無行,尿色偏黃,月經提前10天,經血顏色鮮紅,也會夾著血塊,睡覺多夢,舌質是暗紅色,舌苔厚顏色共,脈相弦滑,辯證後為肺胃溫熱。在連續使用上面的西方14天后,痤瘡基本上已經消退了,為了鞏固療效,又連續服用了14天后全身癒合,再後來的隨訪中,已經4年沒有再次復發了。

痤瘡常發于青年,雖然是比較難治療的,但只要辯證正確,再加上合適的藥物,也是可以較為輕鬆的解決這些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