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冬季耳朵凍瘡有妙招 凍瘡小偏方輕鬆解決

冬天防寒保暖非常關鍵,但是有時候貪懶或忘記帶手套,很容易使皮膚凍瘡,以上介紹的是防止手凍瘡,但是大家可能沒有關注我們的耳朵,由於耳朵上神經沒有這麼敏感,往往被凍傷了卻渾然不知,耳朵凍瘡不僅會發紅發腫,還會瘙癢無比非常難受,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幾個小妙招,教大家如何防止耳朵凍瘡。

遭受寒冷侵襲,受凍皮膚出現蒼白、紅腫、紫斑、灼癢、麻木、皮膚水皰、潰爛。這些症狀可延續1-2個月直至天氣轉暖方痊癒,一些患者來年冬天會在原部位再度復發。中醫認為,凍瘡是由於暴露部位禦寒不夠、寒邪侵犯、氣血運行凝滯引起。此外,還與患者體質較差不耐寒冷及少動久坐、過度勞累等因素有關。潮濕可以加速體表散熱,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發生凍瘡。

耳朵長凍瘡時,如果是輕度的,在室溫下按摩一段時間,使凍傷部位自然複溫,然後再使用血管擴張劑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還可以外塗蜂蜜豬油軟膏、10%樟腦軟膏或辣椒酊。但是絕對不能用火烤或用熱水燙。

未破潰的凍瘡可用促進血液迴圈的藥物,如10%樟腦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間用辣椒煎水局部燙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潰瘍時應用5%硼酸軟膏、紅黴毒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豬油30%蜂蜜70%)等塗搽並包紮。

另外,有凍瘡體質者,可在冬季多補充維生素A、C及微量元素,提高機體耐寒力,並在凍瘡部位塗擦凍瘡膏,有效預防凍瘡產生。

以上是關於耳朵長凍瘡怎麼辦的內容介紹,如果你是凍瘡體質者,那麼在冬季一定要做好防凍措施,還要注意膳食營養,補充維生素A、C等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