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常識

健康常識

教師健康要重視,這些疾病專門找上門!

教師的健康問題也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工作壓力大更應該提醒老師注意身心健康。小編根據教師的職業特點,總結了5大最容易惹上教師的職業疾病,並提出相應的健康建議。

1、長期講課引發聲帶、咽喉問題

常年講課說話多、說話時間長、喝水少,以及受板書粉筆塵的侵害等,教師的聲帶和咽喉很容易受到損傷,引發疾病,如聲帶息肉、慢性咽炎等。有的老師在聲音嘶啞時會更加使勁發聲,便於學生聽見,這將導致疾病加重。

對策:正確發聲 多喝溫水

保護嗓子要科學用嗓。修正講課方式,學會正確發聲,切勿太大聲或過於急切說話,在此過程中將胸式呼吸改為腹式呼吸。要常喝溫開水,可以含薄荷口含片等潤喉。另外,在生活中應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巧克力等糖分過高的食物,多攝取一些清肺養陰、化痰散結的食物。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改掉清嗓的習慣,很多老師可能經常用這個動作來咯掉喉中的痰或者使自己的聲音更加清晰,但這個動作使聲帶瞬間嚴重拉緊,容易造成聲帶損傷。

2、長期伏案引發頸腰椎病

推開老師辦公室的門,最常見的就是老師在埋頭批改作業、備課。長期伏案工作容易導致頸部肌肉緊張,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頸部肌肉和韌帶的慢性損傷,嚴重者會演變成頸椎病。另外,老師講課時一站就是40分鐘,有的老師連續上半天課,站立時間太長,致使腰椎承受的壓力過大,也容易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對策:自然端坐 注意活動

老師在備課或批改作業時,應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坐的時間不能過長,要間或起身走動休息,包括在講課後中途休息時,要適度做些擴展胸部、扭動腰肢、活動四肢等運動。

易造成聲帶損傷。

3、站立講課易患下肢靜脈曲張

老師需要長時間站立授課,下肢靜脈內的血柱形成靜脈內的壓力,使靜脈血不易向心臟回流,而向足部倒流,導致下肢靜脈曲張。靜脈曲張也容易被忽視,因為其在早期除了外觀上的血管青筋爆出,一般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和症狀,只是影響腿部美觀。但隨著病情的進展,其危害漸漸顯現。長期靜脈曲張可引起血淤滯流,導致靜脈曲張性靜脈炎,靜脈血管損傷,血流狀態改變而形成血栓。另外,靜脈曲張會造成多種併發症,甚至可能發生危及生命的肺動脈栓塞。

對策:注重預防 交替站立

在教師群體中,下肢靜脈曲張特別常見,為避免疾病發生,預防尤為重要。該如何預防呢?講課時,教師應將身體重心交替由一隻腳移到另外一隻腳,始終保持一隻腳處在休息狀態,而且不要固定站立,應當慢步走動。課間休息時,要抓緊時間活動活動雙腿,促進血液迴圈。慢跑、關節屈伸是很好的活動方式,另外,腿部按摩也可促進血液迴圈,預防靜脈曲張。

4、久站久坐引發肛腸疾病

在講臺上講課要久站,備課、改作業又要久坐,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缺乏運動,將導致血液迴圈不暢,肛門靜脈血液容易淤積而使靜脈擴張、直腸靜脈回流發生障礙從而擴張彎曲成痔。

對策:避免同一姿勢 規律作息

改變生活的細節,可以有效預防痔瘡。盡可能不要久坐久站,抓住每一個活動的機會,多變換體位,同時,多坐提肛運動,能有效防止痔瘡。在飲食上要少吃辛辣食物,戒煙酒,多吃水果蔬菜,多飲水,避免因缺水而使糞便幹結導致便秘情況,養成良好規律的排便習慣。出現問題及時就醫,疾病初期通過外用藥物加生活調

5、工作壓力大引發心理問題

近幾年各地針對教師生存狀況的調查顯示表明,教師群體的心理問題發生率高於一般人群,尤其以畢業班或者擔任班主任的教師最為突出。學生成績、升學壓力、校園人際關係等都讓很多老師心理上不堪重負。長期的心理緊張,很容易出現心理焦慮、抑鬱等症狀。

對策:擺正心態 放鬆身心

在日常教學中,連續工作一小時左右就要活動休息一會兒,聽聽音樂或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活動一下筋骨,使身心得到放鬆,讓大腦得到保護性休息,日常要注意攝取合理的營養,以保證大腦正常功能所需要的物質基礎。擺正心態,教師首先要把自己當作普通人,在遵守職業操守的同時坦然面對各種壓力和失敗,緩解焦慮情緒。必要時,可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如果痔瘡大了,需要及時通過手術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