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熱可以吃的食物有哪些
夏季來臨,天氣濕熱,高溫持續不斷,給人帶來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上火、肺熱、中暑,這是夏季每個人都要十分的注意的,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和小孩子的。肺熱咳嗽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這類疾病一般情況下都是屬於慢性疾病,而且發病的頻率也非常的高,那麼肺熱吃什麼好?
肺熱常常使人感到鼻、咽乾燥不適。這個季節帶有保健醫療性質的水果,要數梨和甘蔗了。
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於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幹喉痛,大便燥結症較為適宜。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如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者,經常吃梨,可減輕症狀。梨含有豐富的糖分和維生素,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對於肝炎、肝硬化患者來說,作為醫療食品經常食用很有好處。但是,因為梨性寒冷,對那些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產後血虛的人,不可多食。
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作為清涼的補劑,對於低血糖、大便幹結、小便不利、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勞累過度或饑餓頭暈的人,只要吃上兩節甘蔗就會使精神重新振作起來。但是,由於甘蔗性寒,對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此外,適於肺熱吃的水果還有蘋果、橘子、香蕉、山楂等。
生藕有清熱作用。痰熱藕汁、梨汁各半盞,和服。
竹筍性味甘寒,有清熱化痰作用。風熱咳嗽或肺熱咳嗽之人,最宜食用。
馬蘭頭善能清熱。
西瓜性味甘寒,有清熱解暑,除煩利尿作用。
鴨蛋性涼味甘,能清肺熱。《日華子本草》還認為鴨蛋“清心腹胸膈熱”。《醫林纂要》中曾介紹“鴨蛋補心清肺,止熱嗽,百沸湯沖食,清肺火。”凡肺熱咳嗽者宜食之。
髮菜俗稱龍鬚菜、竹筒菜、粉菜,性寒味甘鹹,有清肺熱,化膿痰的作用。老年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擴張、肺膿瘍等,食之皆宜。
茼蒿有潤肺、消痰、止咳的作用。經常感到肺熱痰多,常飲茼蒿湯不但能
消痰止咳,還可清熱除煩。
青菜性味甘平,能解熱除煩,通利腸胃。
蘆根性寒,味甘,有清肺熱,除膿痰的作用。可配合生薏苡仁、蕺菜、冬瓜子等,則更為適宜。
鴨蛋性味甘、涼,具有滋陰清肺的作用,入肺、脾經;有大補虛勞、滋陰養血、潤肺美膚等功效;適應於病後體虛、燥熱咳嗽、咽幹喉痛、高血壓、腹瀉痢疾等病患者食用。用於膈熱、咳嗽、喉痛、齒痛。鴨蛋的烹飪方法和雞蛋類似,一般用煎、煮或沸水加白糖沖服皆可。如可以拿鴨蛋和冰糖、銀耳一起煮食。鴨蛋性偏涼,脾陽不足、寒濕下痢的朋友最好別服。
中醫在臨床上將痤瘡分:濕熱症,內毒血熱症、血虛風燥症。 中醫建議,濕熱症:一般油性、丘疹型建議抑菌為主可以使用中藥配合使用。痤瘡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槤、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排毒食品。
具有治療痤瘡功效的中藥有:藏紅花、丹皮、赤芍、玄參、蟬蛻、連翹、野菊、陳皮、白芷、雙花等。
中藥具體代表方劑有:前關痤瘡散、還顏湯、六君清毒飲等。
血虛風燥症:血虛風燥症應注意肝火旺盛,在飲食儘量清淡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蘿蔔、一定注意避免面煙酒,同時可以用一些中醫痤瘡淨調理氣血的藥物、止癢潤燥、清熱利濕進、修復皮損進行治療。保持心情舒暢、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過敏的患者儘量不要接觸過敏原。
一、肺熱引起痤瘡 ,宜用清泄肺熱法
肺熱痤瘡,多由肺有宿熱,複感風邪,遂使肺熱不得外泄引起。其症面長丘疹,狀如粟米,可擠出白粉色油狀物,皮疹以鼻周圍為多,亦可見於前額,間或有黑頭粉刺,且伴口鼻乾燥,大便幹結,苔黃,舌紅,脈數。當用上法。宜用瀉白散 (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 )合枇杷清肺飲(人參、枇杷葉、黃連、黃柏、桑皮、甘草 )化裁治之。目前,臨床上多在它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使其治療效果大大增強,目前多由原方去掉人參,加上黃芩和梔子。全方合用,共同發揮清泄肺胃之熱的功效。肺胃熱清,臟腑通利,痰濕散結,則粉刺得以消除。
二、血熱引起痤瘡 ,宜用涼血清熱法
血熱痤瘡,多由情志內傷,氣分鬱滯,日久化熱,熱伏營血所致。其症顏面丘疹以口鼻及兩眉間為多 ,面部潮熱明顯,婦女尚有月經前後丘疹增多,舌紅,脈細數等。當用上法。用涼血五花湯 (紅花、玫瑰花、雞冠花、野菊花、淩霄花 )合桃紅四物湯 (桃仁、紅花、當歸、生地、赤芍、川芎 )加減治之 ,其效頗佳。
三、胃熱引起痤瘡 ,宜用清瀉胃腸法
胃熱痤瘡,多由飲食不節,過食肥甘之物 ,使腸胃燥結 ,中焦積熱 ,郁於面部皮膚而致。其症面部丘疹 ,狀如粟米 ,能擠出白粉樣油狀物 ,間有黑頭粉刺 ,以口周為多 ,亦可見於背部與前胸 ,且常伴有口幹口臭 ,飲食較多 ,舌燥 ,喜冷飲 ,大便秘結 ,脈沉實有力等。最宜上法。用清胃散 (黃連、升麻、當歸、生地、丹皮、石膏 )加減治之 ,甚驗。
四、熱毒引起痤瘡 ,宜用清熱解毒法
此痤瘡多由肺胃蘊熱上炎 ,複感外界毒邪 ,熱毒相結 ,蘊於面部皮膚引起。其症為面部有散在丘疹 ,以小膿皰為主 ,周圍常有紅暈 ,自覺疼痛 ,嚴重時可火欣紅腫痛 ,伴有發熱 ,舌紅苔燥 ,脈實數等。當以上法治之。用五味消毒飲(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隨症出入 ,其效非常。
五、濕毒血瘀引起痤瘡 ,宜用除濕化瘀法
這種類型的痤瘡 ,多由素體蘊濕 ,郁於肌膚 ,複感外界毒邪 ,致濕毒凝聚 ,阻滯經絡 ,氣血不和而成。其症除丘疹、膿皰外 ,常以結節囊腫為主 ,皮膚出油較多。最宜上法。用除濕解毒湯 (土茯苓、薏苡仁、萆薢 、車前子、大豆黃卷、澤瀉、板藍根、赤芍 )加減治之 ,必收良效。
中藥治療痤瘡常見中成藥
中醫主要採用清熱祛風、涼血利濕的方法:
成藥可選用防風通聖丸、歸參丸等,內服可用枇杷葉9克、桑皮9克、苦參9克、赤藥12克、丹皮10克、菊花9克、生草9克,水煎服,日服一劑。大便乾燥者,可酌加酒軍6~10克;結節性囊腫可酌加貝母10克、淩霄花6克。
外治可用顛倒散,每晚用茶水調後搽患處,白天洗掉。
白芍3克、細辛3克、通草2克、桃仁3克,加大棗兩枚掰開。每日早七時下午四時開水泡服,八劑一療程。服到痘痘或大便排出為起效,再繼續堅持到光潔的那一天。不用熬藥,只要把藥放入一個塑膠旅行杯(杯口帶濾網的那種)用開水沖泡服用即可。
中藥治療痤瘡偏方
中醫痤瘡淨提示銀杏仁適量,切成片,每晚睡前溫水洗淨患部(不可用香皂、肥皂),取銀杏仁片反復擦患部,邊擦邊削去用過的部分。每次用1~2粒,一般7~10次即可見效。
鮮櫻桃枝葉、鮮桃樹枝葉各50克,鮮槐樹枝葉、鮮柳樹枝葉各40克,鮮豬苦膽2~3個。將各種枝葉切碎,加水煎沸,加入豬苦膽汁,熏洗患部。每日2~3次,每劑用豬苦膽1個。枇杷葉、夏枯草、桑白皮各15克,銀銀花、連翹、黃芩各10克,海浮石50克,生甘草7克。水煎2次,藥液混合,2次分服,每日1劑。丹參100克。研為細粉,每天3次,每次3克內服。一般2周後即可好轉,約6~8周痤瘡減少。可逐漸減量,每天1次,每次3克。硫磺、川軍各等份,研細粉,用清水調和,敷於患處。每日2~3次。枯礬10克,硫磺、大黃各5克,黃連、黃柏各3克。冷開水100毫升浸泡1晝夜。每晚睡前將藥液搖勻,塗於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