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牙齒鬆動一定要拔牙嗎

牙齒為啥會鬆動

我們的牙齒就像樹根深埋在土裡一樣,牙根是長在牙槽骨中的。在正常情況下,牙齒可以有一毫米內的輕微鬆動,這是一種生理性動度,具有保護牙齒的作用。乳牙替換時的牙齒鬆動也是正常表現,一般不需處理。非正常的牙齒鬆動主要由牙周炎引起。牙根周圍的炎症導致牙齦紅腫、牙槽骨吸收和牙齦退縮,後果就是牙齒鬆動、縫隙變大、食物嵌塞等一系列症狀的發生。

另外,牙齒受到外傷撞擊或咬硬物咯傷後,使牙根周圍的彈性纖維受到損害會使牙齒鬆動甚至移位。個別牙咬合力量過大或有夜磨牙、緊咬牙的不良習慣,長期的錯誤咬合也會造成牙齒鬆動。如果牙髓(牙神經)發炎擴展到牙根外周組織而引起炎症也會使牙齒鬆動,這種情況應先治療牙髓和根尖周組織的炎症。但是單純的人體衰老是不會引起牙齒鬆動的,俗話說的“老掉牙”是人們長期以來的一種誤解。牙齒鬆動一定要拔牙嗎?

牙周病晚期,患牙出現嚴重的鬆動之後,由於牙周的骨組織已經大部分喪失,常規的治療方案,乃至手術治療都無法使得牙齒穩固並恢復功能,那麼就應該拔除患牙,並進行缺牙處的修復,也就是我們常說“鑲牙”、“種牙”等。

牙齒鬆動這樣治

牙齒鬆動的治療,應先明確牙齒鬆動的原因,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由牙周炎引起的牙齒鬆動應儘早就診,需要行專業的牙周治療。基礎治療方法是潔治、齦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去除牙冠和牙根面的菌斑、牙石,以減輕牙齒周圍的炎症,減緩牙槽骨的吸收,這些治療需要3-5次才能完成。在牙周基礎治療之後,可將鬆動明顯的下前牙粘接固定在一起,以增加牙齒的穩定性和保留時間。由於牙周炎是易復發、不可逆的疾病,治療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每隔3-6個月複查複治,如果炎症長期沒有消退,醫生會酌情行牙周手術治療來控制炎症。

如果牙齒鬆動程度重,周圍炎症廣泛,勉強保留可能會使炎症波及鄰牙,造成鄰牙鬆動,因此要在全口牙周治療之前需要拔除過度鬆動的牙齒。由外傷引起的牙齒鬆動切不可忽視,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以免耽誤病情。咬合問題引起的牙齒鬆動要由口腔醫生診斷。如果伴有牙周炎,首先要進行牙周治療,再少量多次調磨牙齒來恢復正確的咬合關係,夜磨牙患者則需配戴頜墊減輕對牙齒的損傷。根尖周炎症引起的牙齒鬆動應先治療根尖周炎症,經過根管治療(殺神經)後,隨著根尖周炎症的消退,牙齒鬆動會得到緩解。這些情況需要拔牙

牙齒是我們吃東西時,用來咀嚼的最重要的工具,不到萬不得已,都希望盡可能保留下來。但是如果遇到以下情況,就應該採取拔牙的治療方案:

1.因外傷等引起的嚴重的牙體缺損;

2.無法治療的根尖周病和牙周病;

3.阻生的,也就是所謂長歪的智齒;

4.因為鑲牙、矯正方案的需要,而拔除的一些牙齒;

5.其他情況:額外牙、引起頜骨骨髓炎或上頜竇炎等的病灶牙、骨折累及的牙齒。

有些疾病不能拔牙

嚴重的高血壓、心臟病、甲亢以及一些精神、心理疾病和障礙不適合在沒有監護措施下拔牙,因為拔牙也是一種有創的外科治療手段,口腔外科醫生和患者都應該避免術中可能出現的、不能控制的風險。

另外,拔牙之後還應規避出現的另一個問題:出血不止,傷口不能癒合。如果患有未加控制的出血性疾病、肝炎、糖尿病都不適合拔牙。

因此,最好的辦法是通過相關的科室,對患者基礎疾病的有效控制,在有監護措施的條件下進行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