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濕疹的飲食禁忌
皮炎和濕疹常作為同義詞用來指一種皮膚炎症,代表皮膚對於化學製劑、蛋白、細菌與真菌等種種物質的變應性反應。證候成人期,皮疹主要發生在肘、膝、頸等處,肥厚而呈苔蘚樣變,境界不清楚,搔抓或摩擦刺激後則有少量滲出或血痂,乾燥,甚則乾裂不適,夜間尤重。舌質淡紅,苔少,脈細數。
症狀體征
患有皮炎的常見症狀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皮膚出現片狀、條狀或不定形狀紅腫,有滲出時可有痂皮覆蓋,當皮膚有損傷時可有糜爛或潰瘍出現,局部有痛癢感。
2、當皮膚被大量炎性滲出物覆蓋及慢性皮炎時,可見有皮膚被毛脫落。皮膚增厚,有皺裂。
3、患真菌性皮炎時,患部脫毛,局部有白色粉末狀結痂,痂下及周圍有紅色突起。
4、患寄生蟲性皮炎時,頭部、背部、腹部可見有發紅的疹狀小結,表面有黃色痂皮,並有脫毛現象和劇癢感。
病理病因
皮炎的病因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機械性、化學性、真菌性、寄生蟲性、過敏性等因素:
1、機械性、項環擦傷、自體挫傷、搔抓引起外傷性皮炎、燙傷、凍傷、放射性損傷等。
2、化學性、化學洗浴劑塗擦刺激性藥物,膿性分泌物長期刺激。真菌性、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鬚髮癬菌。
3、寄生蟲性、如蠕形蟎、疥蟎、蟬、虱,蚤、血吸蟲、鉤蟲等。另外食物過敏、藥物過敏均可導致皮炎的發生。
4、不良生活習慣。如常用過熱的水洗臉,或過頻地使用香皂、洗面乳等皮膚清潔劑,平時不注意對紫外線的防護等,這些理化刺激都會改變或損傷皮膚的保護屏障和血管調節功能。
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
⑴辨證論治
① 胎熱證
證候嬰兒期,皮疹常在兩頰發生紅斑,針尖大小密集丘疹、丘皰疹、水皰和滲處,滲液乾涸則結橘黃色痂皮,痂剝脫後又顯露出潮紅的糜爛面。舌質紅,苔少,指紋紫色。
治法清心導赤護陰止癢。
方藥方用三心導赤散加減。
② 濕熱證
證候兒童期,皮疹以針頭大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為多見,部分融合成片,輕度浸潤,並多集中在肘窩、膕窩等部位。自覺癢重,搔破滲血或滲液。舌質紅,苔薄黃,脈濡數。
治法清熱,祛濕,止癢。
方藥方用除濕胃苓東加減。
西醫治療
(1)全身治療
①抗組胺類藥主要起鎮靜止癢作用。常用撲爾敏4mg,每日3次。小兒皮損消退後,最好能繼續用數日。
②抗生素對皮損廣泛且有糜爛、滲液的病例,即使沒有明顯細菌感染的表現,也應適當給予抗生素治療。如紅黴素250mg,每日4次。
③類固醇激素原則上不用於一般病例,但異位性哮喘例外。對嚴重病例,為儘快控制症狀,可短期(2~3周)使用。
④免疫抑制劑包括硫唑嘌呤、環孢素A(CYA)和干擾素等。對AD療效如何,目前尚無足夠資料證實。
(2)局部治療
①類固醇激素用於炎症較重但無明顯糜爛、滲液的皮損。在療程中適當更換品種,起初用強效的,以儘快控制症狀,數日後逐漸換成中、低效的。對不同部位的皮損,在品種選擇方面也應注意。皮損面積廣泛,尤其嬰幼兒,宜選用作用較弱或低濃度的製劑
②抗生素用於感染的皮損。常與類固醇激素並用。
③焦油類煤焦油、糠餾油等對AD有效,常用糊劑,單獨外塗或與激素製劑並用。
發病期間忌辛、辣、酒類等食物。對魚、蝦等易誘發本病的食物,應注意食用後及停用後的效果,但無須盲目地忌口。本病症狀時輕時重, 嚴重者可繼發毛囊炎及淋巴炎。持久性搔抓摩擦脛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澱粉物質沉積於真皮,進而分別發展為斑狀和苔蘚性澱粉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