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煎中藥的時間不當 或許會引起中藥中毒

煎中藥時間不當引起中毒的案例

一馬姓女子喝了碗治面癱的中藥後,突然噁心、嘔吐,送到醫院一查,居然是急性中毒了。原來,這中藥裡含有“白附子”,必須煎兩個小時以上。可她煎的時間太短了,結果治病的藥變成了毒藥。

醫生要來藥方,確定藥方無誤,只是其中有一味中藥是白附子,這是有毒藥物,有毒成分主要是烏頭堿類生物鹼。白附子必須煎夠時間,可患者才煎了1個小時就服用。

白附子是一劑好中藥,但是用得不好也是毒藥,比如炮製、配伍不當,或煎煮時間不夠,都會引起中毒,出現嘴唇、手腳發麻、胸悶、胃部燒灼、噁心、嘔吐、腹瀉、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嚴重的會昏迷,呼吸暫停,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怎麼煎中藥才正確

實際上,煎中藥是中藥裡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溶解的過程,當中藥與藥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平衡後,這一過程就停止了。再連續不斷地煎,不僅不會使藥物內的有效成分繼續析出溶解,反而會令藥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斷蒸發而減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長時間的高溫中遭到破壞,導致藥效降低。其次,過分濃縮的藥汁又會加重苦味,給患者服藥帶來困難,服藥後會產生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有些藥物需要特殊的煎煮方法,在藥方中醫生都會注明,如先煎、包煎、後下藥、溶化(烊化),其它還有另煎、泡服、沖服、煎湯代水等的用法,在服藥前一定要問清醫生或藥師,相信如果能夠正確煎煮及服用方法,就能真正發揮藥物的作用,達到治病的目的。

開了藥方之後,我們一定要認真的聽取醫生的建議,不要隨便的煎煮中藥,否則這樣只能會影響藥效發揮,影響疾病的治療功效,大家一定要把握好煎煮中藥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