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服用健胃益脾丸時可以吃什麼食物

健胃益脾丸是大家熟悉的中成藥,患者脾胃有不適的症狀時就可以服用此藥調理,並且患者有便秘症狀的也可以服用,但是要注意有些患者不適合此藥的服用,比如腹瀉,用藥前要先看使用說明書或是與醫生溝通,確診身體無問題時再用藥,同時服用健胃益脾丸時還要重視飲食的選擇,那麼服用健胃益脾丸時可以吃什麼食物呢?

粳米: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食鑒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本草經疏》亦雲:“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穀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因之而強健。”可以說凡虛弱之人,粳米皆宜,尤脾虛之人,最宜食之。

糯米:性溫,味甘,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脾虛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孫思邈說:“糯米,脾病宜食,益氣止泄。”所謂脾病,乃指脾虛為病之義。《本經逢原》說得好:“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滯。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

鍋巴:又稱鍋焦。性平。《本草綱目拾遺》中說它“補氣,運脾,消食,止泄瀉”。凡脾虛不運、飲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虛久瀉者最宜食用。古方中亦常用之,如小兒常用健脾消食的“鍋焦丸”,治老人脾泄的“玉露霜”。《梁侯瀛集驗良方》中用以治療“老幼脾虛久瀉不愈”就是用鍋巴同蓮子肉為末加白糖調服,頗有效果。

牛肚:性平,味甘,也能補虛養脾胃。歷代醫家多有論說。《日用本草》就有“牛肚和中,益脾胃”的記載。《本草蒙筌》亦稱牛肚“健脾胃”。《本草綱目》還說它能“補中益氣,養脾胃。”所以,凡脾虛之人,或病後脾胃虛羸,宜煨食之。羊肚也有與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虛者食之亦宜。

牛肉:性平,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醫林纂要》中說得好:“牛肉味甘,專補脾土,脾胃者,後天氣血之本,補此則無不補矣。”故凡久病脾虛、中氣下陷、氣短乏力、大便泄瀉、脾虛浮腫之人,宜用牛肉燉汁服食,或用牛肉適量與大米煮粥調料進服,這對脾胃虛弱的恢復,大有裨益。

鯽魚: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腸經,有健脾養胃作用,故脾胃虛弱者宜食。《唐本草》早有“鯽魚合蓴作羹,主胃弱不下食”的記載。《本草經疏》還說:“鯽魚,甘溫能益脾生肌,調胃實腸,與病無礙,諸魚中惟此可常食。”

服用健胃益脾丸時可以吃的食物是較多的,食物有多種營養功效,重點是表現在營養上,但也可以從藥用角度分析,食物也有預防或是醫治疾病的優勢,患者選擇食物時要重視其功效,對於傷害脾胃器官的食物要禁止或是少食用,尤其是酒類的食物,同時也要飲食規律些,每餐要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