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冬病夏治可信嗎?看中醫怎麼讓伏氣變成“福氣”

“冬病夏治”效果更佳是真的嗎?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一到冬天,像是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咽炎、胃病、風濕等一些老毛病就會復發。但到了夏天,這些冬季的老毛病症狀就會 減輕不少。很多人對這個情形不是非常瞭解,以為自己的病有所好轉,還會在夏季隨意在地板上睡覺或打赤腳,貪食冰冷的飲品、水果。這樣的朋友到了冬季的時候 就會發現,原本以為夏季已經好了的那些毛病又找上了自己,更有甚者可能還病情加重了。

很多人掉以輕心說這是“老毛病”了,夏天就好些了,其實不然,這些都 是一些頑疾,在中醫上習慣性地稱之為“冬病”。這樣的疾病因其病理特點屬寒症,根據中醫陰陽調和的理論,夏天的時候會有所緩解,而且治療的話效果也會更佳。這種冬天的病夏天治療的方式,在中醫學中稱之為“冬病夏治”。

貼三伏貼成市民習慣

每年到了三伏這個季節,肯定是最熱的,可這個節氣是最適合“冬病夏治”的時節,所以不少人都抓住了這個時機來治病。其實三伏貼這個東西由來已久,是依靠中醫春夏養陽的理論而來的,最早的時候應用於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治療,屬於內病外治的 方法。這種療法清朝年間就有了,那時候也叫天灸,用於治療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經常反復性☆禁☆感冒等疾病。

中醫認為,只要在一年當中最炙熱的3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貼上膏藥,到了秋冬就可以輕鬆告別過敏氣喘老毛病,而經過歷代中醫師的實踐證明確實有其療效。其 實三伏貼的原理就是依靠夏季陽氣的升發原理,養陽祛病。根據中醫辨證理論,三伏天是一年最熱的日子,在這個日子將具有相應治療作用的中草藥製成膏劑,貼敷 在病人的背部相應穴位上,使藥物由皮膚進入穴位經絡,再通過經絡氣血的運行到達腑髒,調整機體內在平衡,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這種方式需要有準確的貼敷時間,即每年每伏的前三天,每一伏貼三次,以皮膚有燒灼感為度。

冬病夏治的方法眾多

艾灸

灸法一般用的是艾灸,以艾葉為原料,做成艾絨、艾柱和艾條,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處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

刮痧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按一個方向刮動,刮痧能刺激經絡穴位,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出現青紫色出血點,也就是俗話說的“痧”,以改善局部微循環,起到疏通經絡、舒筋理氣、祛風散寒的作用,使人體的神經、迴圈、免疫、排泄等系統興奮起來,加快新陳代謝。

割治

割治方法是把手指的末節正中割開一個小口,摘除少量皮下脂肪組織,並在局部施行刺激。該方法對於哮喘和消化道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拔火罐

拔火罐也是冬病夏治的常用中醫方。用拔火罐冬病夏治的原理和刮痧差不多,都是刺激經絡穴位,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來疏通經絡祛除寒氣。

中藥內服調治

對於很多對自己所患的病症有詳細瞭解的病人,如果覺得三伏貼的效果慢,可以找具體對症自己的醫生開方劑在三伏及時冬病夏治自己的疾患,如果對症下藥,對於一些寒涼類疾病的冬季復發抑制作用還是非常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