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三伏天如何防中暑

導讀:三伏天如何防中暑?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那麼三伏天如何防中暑?不要著急,下面小編一一為您介紹。

三伏天如何防中暑?

1、注意多喝涼開水

在環境氣溫達35℃以上時,人體餘熱的2/3將通過汗液蒸發來散失。出汗多了,會使鉀、鈉丟失,要注意多喝涼開水。開水在自然涼到20-25℃時,溶於其中的氯氣等減少一半,而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並不減少。茶水含鉀,淡鹽水含鈉,適當喝一些溫茶水或淡鹽水能補充微量元素。

2、外出避開高溫時段

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10時-15時左右,應儘量避開這段時間外出,非出去不可,應在皮膚上塗些防曬護膚品,夏季衣著以淺色為好。且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塗抹防曬霜。出門還要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以防應急之用。

3、頭暈即去陰涼處

上午10時後到下午4時前,是“三伏天”裡最熱時段。特別是烈日當空期間,應儘量避免外出遊玩,老弱病者、嬰幼兒及孕婦更應如此。若自己或親友出現頭昏眼花、胸悶、噁心等中暑先兆,應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去陰涼處。

4、忌受熱後“快速冷卻”

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不是開足電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5、運動也可防中暑

夏季很多人喜歡游泳,此外還可以選擇慢跑、快走、打太極拳、做瑜伽等緩和的運動形式。陽光是補足陽氣的重要來源,因此夏天運動時盡可能選擇在室外,可利用早晚陽光比較柔和的時間進行運動。

6、不宜佩戴金屬首飾

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出現微紅或瘙癢等症狀,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

7、午睡時間不宜過長

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生活起居要規律,不經常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扇下。

8、隔夜菜肴要燒開

大熱天人體免疫力相對較弱,各類腸胃道疾病進入了高發期。要注意洗清菜刀及砧板,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冰箱冷藏室的溫度一般在0℃-7℃,這樣的溫度對大多數細菌的繁殖有抑制作用,但不會殺滅細菌。冰箱裡隔夜菜肴食用前,要重新加熱燒開。若僅放進微波爐轉一會兒就吃,易引起肚子疼。

9、口渴後不宜狂飲

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後,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約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10、多吃瓜果蔬菜

為了防止中暑平時可多吃些瓜果蔬菜,如冬瓜、黃瓜、西瓜、綠豆等,這些食品不但能清熱解暑,更能補脾開胃以消暑熱。在炎熱夏天要儘量少吃牛羊肉、火鍋等高熱食品,這些食品會使人的中樞神經處於緊張興奮狀態,使內分泌水準改變,進而導致消化不良。

11、飲食不宜過於清淡

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代謝需要。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番茄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12、不宜過量飲酒

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於火上澆油。

三伏天如何防中暑?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全部內容了,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