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調皮爸媽這樣引導 搗蛋鬼也能養成男子漢
0~6歲,接受好動天性
嬰幼兒期,男孩需要母愛溫暖。媽媽要積極關注寶寶的需要,提供奶水,多撫摸擁抱。父親的角色也不能少,要常與兒子玩遊戲,比如騎大馬、舉高等。
兩三歲後,男孩和女孩慢慢有所不同,男孩喜歡跑來跑去,喜歡玩積木等需要空間想像力的玩具。此時,母親可以作為主要撫育者,父親也要積極參與其中,雙方都要把兒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具體而言,首先,母親要成為男孩建立親密關係的物件,多和他說話,多鼓勵,常在他面前誇爸爸。教育孩子要溫和,不要打罵或羞辱,但要設定規則和懲罰,這有助建立規則意識。其次,母親要情緒穩定,不要經常怨天尤人。再次,母親要接受男孩愛冒險、好動的天性。比如,兒子玩泥巴,不要嫌棄地催他洗手,要鼓勵。父親多陪孩子玩,進行肢體互動,如假裝摔跤等。男孩會從父親身上學到男人的細心、友好、柔情。父母在兒子3歲前最好是“全職”角色,避免出長差,更不能把孩子“扔”給老人。
7~14歲,學習男性的擔當
俗話說“七歲八歲狗都嫌”。7歲左右的男孩會有個較大轉變,開始舞刀弄棍,常在學校裡製造麻煩。這個階段,父親主要扮演領航員的角色,幫男孩完成男性角色的認同和強化,在人際關係、品格、家庭婚姻、價值觀等方面做兒子的模範,成為兒子和成年男性世界之間的橋樑。
具體說來,第一,別吝嗇表達感情,多誇讚孩子聰慧、努力等,還可通過讀書、講故事、聊天、聽音樂等安靜的活動和兒子建立感情聯繫。晚飯後出去散步,和兒子聊聊自己的成長過程,拍拍兒子的肩膀告訴他“你很棒”,這些美好的記憶會滋養男孩的心靈。第二,享受和兒子在一起的時光。選父子都喜歡的活動,如郊遊、踢球等。別把親子時間變成學習時間,少些管教,多些溫情。第三,慈父要有底線。孩子犯錯時,要轉換成嚴父。當然,不能動輒打罵,要嚴肅糾錯,適當懲罰。
如果母子分離做得不好,男孩對媽媽的依戀會變得病態。當然,並非要母親梳理兒子,依然可以多談心,多擁抱他。只是要適度拉開與兒子的距離,轉變為父子關係的“潤滑劑”。兩個男人發生衝突時,往往兩人都拉不下臉。母親要緩衝父子間的對抗,讓孩子理解父親兼顧家庭工作的辛苦。注意,學齡期男孩會遇到同齡人霸淩、歧視及性問題,父母要密切關注並教他如何處理,而不是粗暴地干涉或責罰。
15~18歲,幫男孩變男人
15歲到成年,男孩更需要與同齡人建立友誼,渴望成為更獨立的個體。這期間,父母要引領孩子成為一個有擔當、有原則、有勇氣、自我認同、不受外人左右的男人。父母的教育目標不能狹隘地集中在考個好大學,要退一步,給他更廣闊的視野和做決定、敢擔責的經歷。
此時,父母是統一的“人生導師”。首先是理解。如孩子染頭髮、穿奇裝異服,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知道這是他對獨立自我的追求,及對身份認同的迷惑。粗暴地制止只會讓他更叛逆。如果兒子有話想對你說,要抓住機會,溫和地談心,讓孩子主動說出內心的困惑。其次,多肯定,少否定。此時的男孩有點理想主義情懷,期待發現真善美,但常常失望地發現身邊有很多醜陋、不公。於是,他們對很多事情都持否定態度,同時又渴望被接納、認可。因此父母要多肯定,少否定,也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別像憤青一樣肆意批判看不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