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常被家人忽略的這小病竟足以要孩子命

兒科門診中經常會遇到兒童上呼吸道感染後出現耳痛、耳道流膿和發熱的症狀,其實這是小兒急性中耳炎的表現,出現中耳炎是小兒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疾病,可分為非化膿性中耳炎和化膿性中耳炎。

為什麼小兒容易患上中耳炎呢?

中耳腔好比一個房間,房間的“下水道”開口於鼻咽部,稱為“咽鼓管”。嬰幼兒時期,咽鼓管的發育不完善,既短又直,管腔較寬,上呼吸道感染極易由此向中耳腔擴散造成中耳炎。臨床上,感冒發燒,鼻塞流鼻涕幾天後因為耳朵痛前來就診的患兒非常多見。因此,感冒時做好鼻腔護理,避免不合理地擤鼻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中耳炎的發生。

小兒急性中耳炎該如何診斷和治療呢?

根據症狀和耳部查體及聽力學檢查,不難做出急性中耳炎的診斷。正規治療後該病多可以痊癒,對小兒的聽力不造成永久影響,家長朋友們大可不必過度焦慮。耳用和口服抗生素是該病主要的治療手段。我們在臨床工作中,常常有家長因為擔心抗生素有副作用,會產生耐藥性而不願使用或者稍有好轉就自行停藥,對於低齡兒童更是如此。然而,中華醫學會的臨床指南指出,針對化膿性中耳炎抗生素療程應當大於七天。

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南也表明,二歲以下的急性中耳炎患兒更應使用抗生素。此外,基於上述發病原因,急性中耳炎的又一重要治療手段是鼻用減充血劑。簡單來說就是用滴鼻劑收縮鼻腔血管使鼻粘膜消腫,進而“疏通”阻塞的咽鼓管。但小兒使用該藥通常需要稀釋,且不宜超過一周。

炎症消退後,還應注意什麼問題呢?

炎症消退以後,通常患兒在用藥一周後複查咽鼓管功能。不僅要複查鼓膜情況,還要複查聲導抗。聲導抗可以簡單理解為“中耳壓力測試”,是評價咽鼓管功能最為簡單有效的方法。這項檢查時間短、無創、費用低廉,請家長朋友們務必配合完成。

有大量患兒在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後,咽鼓管功能仍未恢復。通俗點理解就是中耳腔這個房間的下水道阻塞甚至造成房間積水。症狀表現為耳悶或聽力下降持續存在;查體發現中耳腔積水,這種情況下可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加以處理,多可在數周內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