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大掃除 這些牙垢清潔法很多人不知
牙垢又叫牙石,口腔醫學上稱之為牙結石,是附著在牙面齦緣上或齦緣下的一種石狀鈣化硬物,呈黃色、棕色或黑色,由磷酸鈣、磷酸鎂、碳酸鈣等無機物和蛋白質、脂肪、水、微生物等有機物以及鉀、鈉、鐵、鋅等微量元素構成,75%的磷酸鈣無機物成分和20~25%的水份決定了牙結石開始形成時是鬆軟的,逐漸鈣化而變硬。
牙垢形成的主要因素:細胞中的磷酸鹽老化,讓某些物質水解,產生的磷貼在牙齒表面形成牙垢。
口腔中的細菌和唾液的鹼性變多,讓口腔中的唾液分解掉,這些物質就會沉澱在牙齒的表面上。
牙垢沉積的多少、快慢,因人而異,與口腔衛生習慣、唾液中各種物質的含量、飲食習慣、咀嚼習慣、機體代謝情況以及牙齒排列均有關係,最快可形成於潔牙後的48小時,牙結石是唾液中礦物質與口腔內的酸性分泌物長期持續反應而來,在不易洗刷到的部位、缺乏自潔作用或無功能的牙面上沉積最多。通常唾液腺開口處的牙齒表面如下頜前牙舌面、上頜後牙頰面、牙頸部以及口腔粘膜運動不到的牙面等處比較多。
口腔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環境與外界相聯通,空氣、水、食物以及空氣中的細菌不斷進入口腔,一部分停留在口腔內,一部分隨吞咽被排除。在口腔衛生不佳的情況下,細菌、口腔新陳代謝脫落的上皮、唾液中的粘蛋白、唾液中礦物鹽相互融合緩慢沉積變成牙結石,越積越多、越積越厚、越積越硬。
口腔細菌+唾液糖蛋白---牙面形成薄膜(獲得性膜)---細菌附著、沉積---菌斑+食物殘渣---礦化核心---唾液鈣、磷無機鹽---沉積---礦化核心擴大---再礦化---牙結石形成---附著在牙冠的結石稱齦上結石---附著在牙齦邊緣以下的牙根部結石稱齦下結石
形成牙垢的因素還是很多的,我們要清楚常見的消除方法。
如何清理牙垢食醋法:取食醋口含,在口腔鼓漱但不吐,口含二三分鐘再吐出,再用牙刷刷洗,最後用溫水漱口。或在刷牙時,在牙膏上滴兩滴食醋刷牙,堅持一段即可清除牙垢。(此方法雖潔牙但卻傷牙)
紅糖刷牙法:先取適量紅糖放進口中,含15分鐘左右,使全口牙齒均浸泡在糖液中,再用較硬實的牙刷反復刷二三分鐘,然後用淡鹽水刷牙一二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連續1周可除。
白礬刷牙法:將白礬50克研成粉末,每次用牙刷沾一些刷牙,每日2次,可除黃色牙垢。
烏賊骨刷牙法:取烏賊骨50克研成細末,摻入牙膏內刷牙,每日2次,可除黑色牙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