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摔倒後別做這舉動,後果慘不忍睹!

9歲的偉偉與小朋友在公園玩耍奔跑時不慎摔倒,左膝受傷,因為有點痛,他蹲下來查看自己的傷口,結果讓膝蓋處2CM的小傷口直接撕裂成7CM的傷口,頓時鮮血直流。

為什麼“屈膝”動作會讓傷口惡化?孩子出現外傷後,家長第一時間該怎麼做?今天教您:幾種常見兒童外傷的正確處理方法。

“屈膝”動作為何會讓傷口惡化?

據偉偉的主治醫生反應,孩子的傷口之所以惡化,考慮是受傷時膝關節極度屈曲所致。

那麼什麼叫膝關節極度屈曲呢?正常情況下,以腿伸直為標準,膝關節的屈曲位(腳跟儘量往臀部靠)大概是155°的弧度,超過155°就屬於極度屈曲位了。

一般膝關節在鬆弛情況下是可以緩慢達到極度屈曲位的,但如果發生摔傷、車禍傷等情況,使膝關節在短時間內猛烈屈曲,可能會導致伸膝裝置(包括股四頭肌、肌腱及其擴張部和髕骨、髕韌帶等具有伸膝功能組織的總稱)周圍撕脫,進而損害髕骨、肌腱等結構。

孩子出現外傷後 家長該如何做?

孩子天性活潑好動,加上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身體平衡能力差,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擦傷、關節韌帶扭傷、關節脫位(即脫臼)以及骨折等損傷。雖然這些損傷引起的症狀有相同之處,如疼痛、腫脹、肢體功能障礙等,但應急對策卻並不相同。

1、擦傷

孩子在追跑打鬧的過程中,很容易跌倒,如果不慎跌倒在粗糙的路面,很容易造成膝蓋、肘關節等部位的擦傷。

正確的處理方法:

1)淺且小的傷口:

先用碘酒消毒傷口,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沾染物,特別是泥沙等。然後在患處塗抹上薄薄的一層抗生素藥膏,每三小時換藥一次,但不需要用創可貼或繃帶固定。

2)深而大的傷口:

如果擦傷面積太大、太深,傷口上沾有無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髒物,或者受傷位置重要,比如臉部,建議父母們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外科做局部清創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理傷口過程中要避免反復用強力去除沾染物,這樣會加深創面,造成二度損傷。

2、關節韌帶扭傷

關節韌帶扭傷常發生在身體摔下落倒時,多是由於肢體扭轉著地,使關節周圍連接不同骨骼的韌帶受到抻拉、擠壓而導致的,最常見於腳踝、膝關節以及手腕。

正確處理方法:

1)受傷後應先用冰塊或涼水進行"冷處理",使血管收縮,以減少皮下出血和滲出,從而減輕腫脹;

2)用繃帶包紮固定扭傷部位,這樣不僅可以保護受傷關節,也可幫助減輕腫脹。

3)等到受傷部位不再進一步腫脹後,再進行熱敷或外用活血化瘀藥物。

注意事項:

在扭傷後,千萬別用手使勁兒揉或者讓孩子不斷活動扭傷的部位。這樣做好比火上澆油,不但會加重孩子的疼痛感,還會使扭傷部位的出血或腫脹現象更加嚴重。

3、關節脫位

關節脫位就是我們常說的脫臼,多是由於寶寶的關節發育還不完善,關節囊及韌帶均較鬆弛薄弱,穩定性和保護性都比較差,當爸爸媽媽牽拉不當或寶寶受到較強外力時造成的,脫臼部位以肘關節和肩關節比較多見。

正確處理方法:

1)寶寶脫臼之後,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並安慰好因為疼痛而哭鬧的寶寶。

2)用夾板、繃帶等將脫臼的部位固定好,儘快送寶寶到醫院治療,切勿企圖自己幫寶寶復位脫臼的關節。

注意事項:

在送寶寶去醫院的過程中,注意不要隨意移動孩子的患肢,以避免在移動過程中對寶寶造成二次傷害。

4、骨折

由於人體骨骼的結構特點以及運動時的力學原理,橈內下端、肱骨下端、脛骨中上端和股骨頸等4個部位最容易發生骨折。四肢骨折後常突然引起明顯的成角、旋轉等畸形,還會引起比韌帶損作更為劇烈的疼痛,腫脹。當有多處骨折或者折斷的骨頭損傷內肘或大血管時,可能會導致孩子失去知覺、休克。

正確處理方法:

先對骨折的部位進行固定,然後儘快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對於肘關節以下的前臂骨折,可將傷肢曲肘擺放,貼靠於胸前,用一塊從肘關節至手掌長度的夾板將其托住包紮,縣吊於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