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飯後百步走有什麼壞處?該怎麼走才能活到九十九

飯後百步走有什麼壞處

1、致消化不良

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進行初步消化。飯後適當休息一下,可保證胃腸道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

如果餐後馬上散步,血液需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腸的血液供應就相應減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再說,胃裡的消化液是由吃進食物的條件反射而產生的,胃部飽滿,胃液才能分泌旺盛。如餐後散步,胃部在活動中快速蠕動,把沒有經充分消化的食物過早地推入小腸,使食物的營養得不到充分的消化與吸收。

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脹滿,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然處於“饑餓”狀態。這個時候匆忙起身而走,勢必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去,這樣就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壞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2、加重胃下垂

患有胃下垂的病人飯後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可以選擇在飯後平臥10分鐘。因為飯後胃內食物充盈,此時再進行直立性活動,就會增加胃的振動,加重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

3、心腦血管病

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飯後運動。因為飯後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的血流增加,腦部的血流相應減少,從而加重病情。

4、易風寒頭痛

冬季氣溫低,就餐環境室內外溫差較大,進餐的時候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離開餐廳,在瑟瑟的冷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容易引起風寒頭痛,還加大了心臟的供血負擔。

5、其他副作用

餐後散步對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症、糖尿病、慢性食道病以及進行過胃部手術的病人也很不利。它有可能導致心絞痛,加重頭暈,上腹飽脹不適,體位性低血壓、早搏、心動過速,以及陣發性房顫等。

哪些人不適合飯後散步

1、患冠心病、心絞痛的人。進食後立刻進行大運動量活動,有可能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最好餐後1小時再散步,每次半小時,注意步速不要過快。

2、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糖尿病患者。飯後最好靜坐閉目養神10—30分鐘再散步,馬上散步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導致頭暈乏力,甚至昏厥。高血壓患者散步時最好上身挺直,否則可能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最好前腳掌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處於不停振動中,易引起一過性頭暈。

3、患有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人。飯後立刻散步會增加胃腸蠕動,吃進去的食物對胃壁產生刺激,不利於胃黏膜修復。

4、貧血、低血壓的人。飯後大量血液都供給胃部了,散步時很容易造成腦部相對缺血,出現頭昏、目眩,甚至昏厥。一般來說,這類人可選擇早起散步。

飯後百步怎麼走最健康

1、飯後適當靜坐,閉目養神30分鐘然後再活動比較合適。

2、飯後百步走並非指一定要走上一百步。真正的“百步走”應該是“擺步走”,不是急行軍、鍛煉式的散步,而是擺動手臂,悠閒地慢慢溜達。

3、飯後百步走最適合那些長時間伏案工作、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

4、早飯後要去上班工作,午飯後也要參加必要的活動,所以飯後指的是一日三餐的晚飯後。

5、飯後休息30分鐘左右再開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如果想鍛煉,最好在飯後做一些輕微的運動,不然會造成腹脹、積氣、結腸綜合征。

6、如果百步之內必須上下樓梯,或是小跑過馬路,就不如先在原地走走。比較劇烈的活動最好等到飯後一個半小時再進行。

7、天氣和節氣很重要。冬天不太適合戶外行走,這種情況下,在居住環境裡走動走動,效果會更好。

8、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飯後走動的時間可以從15~30分鐘之間選擇。體弱、年邁的人可以少走一些。平時缺乏運動、體重超標、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可以多走一些。一般只要走上20分鐘,就能促進胃腸蠕動、消化液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9、感覺吃撐了,最好先別走動,暫時不要過度喝水,靠在床上等撐脹的感覺減輕後,再去散步。邊散步邊用雙手按順時針方向按揉腹部,以促進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10、患有胃下垂的人飯後最好少走動,也不要長時間站立,可以坐下來或躺一會兒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