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雨水節氣養生 , 清熱與柔和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古語有,“鬥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將漸漸消失,而濕潤的空氣、溫和的陽光和蕭蕭細雨的日子正向我們走來。那麼在雨水之時應在保健養生方面注重哪些呢?

飲食:羊肉補藥端下桌健脾和胃清內熱

按理說,在下雨充沛的雨水節氣,人們是不容易上火的,但專家提醒,雨水時更應該預防上火。雨水節氣,天氣逐漸轉暖,但早晚天氣依然較冷,風邪漸增,此時整個冬天吃羊肉、補品等熱性食物及在暖氣環境下積攢下的內熱,會隨著大地復蘇在人體中生髮出來,人們很容易出現口舌乾燥、口腔潰爛等情況,也就是俗稱的上火。因此,此節氣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清淡飲食,以補充人體水分,菠菜、韭菜等都是不錯的蔬菜,少食油膩之品。食療多以粥為好,可做成蓮子粥、山藥粥、紅棗粥等。此季節,應少吃羊肉、狗肉等溫熱之品。

專家表示,雨水養生雖應注重“清內熱”,但不宜用苦藥,具有苦味的食物多具有寒星,在初春人體脾胃柔和之時不宜過多食用,可以選擇一些如涼拌蘿蔔絲、涼拌白菜絲或蒸白薯、蒸山藥等柔和清涼的食物。

起居:“春捂秋凍”需適宜按時起居是關鍵

雨水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也是最容易出現倒春寒的節氣。因為這個時期的降雨會引起氣溫驟然下降,這對老年人和小孩的身體健康威脅尤甚,如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導致感冒和發燒。

需要提示您的是,在不急脫冬衣的同時也不要過分“春捂”——不要急著只穿單衣,但也不能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著,以防捂過頭使人上火、血壓升高。一般日平均氣溫在10 以下就需要捂,得知冷空氣即將到來,就需提前一兩天先增添衣物捂起來。春捂的原則是要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此外,春天陽氣開始上升,高血壓病人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定,此類人應特別注意避免熬夜。雨水節氣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罹患哮喘、心臟病、慢性胃病的幾率更高,此時,人們更應該注意防寒保暖,飲食有節,按時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