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西醫角度看記憶力減退,當銀杏葉遇到肉蓯蓉

小夥伴們還記得上周“從中醫角度看記憶減退”這篇內容嗎?中醫認為髓、精、血與人的記憶力有很大關係。今天,我們再來看看西醫對於記憶力減退又是怎麼說的吧。

西醫中學習記憶能力減退的三大機理

人的最佳記憶力出現在二十歲前後,然後腦的機能開始逐漸衰退,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逐漸下降。現代醫學認為,記憶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的原因雖然複雜,但至少與三個明顯的大腦改變相關。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1神經元數目減少,功能下降神經元,又稱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記憶這一生理功能的實現依賴於神經元。記憶是一種動態過程,它包括與學習和知覺相關的幾種成份,它是處理、貯存和回憶訊息的能力,人們在記住某事前,必須注意和發覺它。只有很好地接受,記憶才能在中樞神經系統成為永久的改變,以後可在腦中再現(記憶過程:感覺輸入→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貯存訊息的回憶)。

人類要儲存資訊,首先必須憑藉大自然賦予每個人的記憶力,這種記憶力是大腦的基本功能之一。人類的大腦是一個天然的資訊儲存器。一個人一生的所見所聞,會在他的記憶中留下印象,這些印象在大腦中儲存得越多,他的經驗就越豐富,他就變得越聰明。如果他沒有記憶力,不能儲存資訊,那麼他就會一無所知,他的經歷就是一片空白,他的一生將沒有東西可以回憶。如果是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沒有意義了,一切知識和情感都談不上。

神經元的生長離不開神經營養因數,其成員包括神經生長因數(NGF)、腦源性生長因數(BDNF)、神經營養因數-3(NT-3)和神經營養因數-4(NT-4)等。這些營養物質的作用是:

• 支持神經元活力;

• 支持神經元突觸及神經元生長;

• 穩定神經元突觸結構,加強學習和記憶的聯繫。

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神經營養因數的分泌減少、活性下降,因此,神經元也發生改變,數量減少,功能下降,記憶力也就隨之衰減。

2神經遞質和受體數目減少,活性降低神經遞質是在突觸傳遞中擔當信使的特定化學物質,簡稱遞質;而受體則是接收信號的化學物質。如果把神經細胞看作是一個人,那神經遞質就好比是“郵遞員”,每個單獨的人之間都需要靠“郵遞員”送信才能相互聯繫。第一個人派出“郵遞員”把資訊送給第二個人,第二個人就需要一個“信箱”來負責收信,這個“信箱”就是受體。

我們以膽鹼能神經元為例,來認識一下神經遞質對於學習記憶能力的重要作用,如下圖所示:

膽鹼能神經元是以乙醯膽鹼(ACh)為遞質的神經元,在大腦海馬區(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中廣泛存在。如果這些遞質和受體的數目減少,活性降低,那麼,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也會相應的減弱。因此,早期改善膽鹼能神經遞質和受體缺乏可以延緩癡呆發生進程。

3大腦微循環結構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的微循環結構也隨之改變,大腦血流量減少會使得腦細胞的攜氧量和葡萄糖攝取量降低,從而無法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神經營養因數,最終導致大腦能量不足,腦細胞活力減弱。

原來,神經元、神經遞質和受體、大腦微循環結構與我們的記憶力密切相關,我們要想辦法保護好它們以對抗記憶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