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糖尿病胃腸併發症的症狀有哪些

養生導讀:糖尿病胃腸併發症的症狀有哪些?糖尿病人由於長期吃藥的關係,代謝和消化功能紊亂,會引發胃腸功能障礙,如便秘、腹瀉等。那麼糖尿病胃腸併發症的症狀有哪些?下面為你介紹糖尿病胃腸疾病的症狀和診斷方法,看看吧。

一、糖尿病胃腸併發症的症狀有:

1、胃動力異常

輕者進食量減少,餐後飽脹感,或噁心、嘔吐、厭食,嚴重者出現消瘦,營養不良。腹痛者較少見。查體可見胃區擴大,有振水音,狀如幽門梗阻,但無蠕動波。患者可同時併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症狀,反復發作而進展為慢性胃滯留。X線鋇餐檢查示胃蠕動減少,鋇劑通過延緩、胃擴張等。

2、胃粘膜異常

多數學者認為,糖尿病人胃酸分泌減少,病程長或病情重的病人尤為明顯。糖尿病病人年輕時可有粘膜萎縮,慢性胃炎的發病率近2倍於非糖尿病者。在粘膜萎縮的病人血中,壁細胞抗體常陽性。糖尿病病人中由於胃酸減少和粘膜萎縮,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均降低,但發生潰瘍後出血和穿孔不少見,1/3的病人可有梗阻,可能與胃排空功能降低有關。

3、腸運動功能異常

可有頑固性無痛性腹瀉和吸收不良,亦可發生脂肪瀉,大便為稀便或水樣便,每日少者3~5次,多者達20~30次,通常在夜間發生,嚴重者白天也可發生,夜間可出現大便失禁。部分病人表現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甚至發生頑固性便秘。病人腹瀉間歇期可以出現正常的排便活動。

4、食管異常

糖尿病合併周圍神經病變,累及食管運動異常者,稱糖尿病食管。40%~50%糖尿病病人伴有食管動力異常。主要表現食管蠕動收縮減弱或缺如、食管通過時間延長、食管下括約肌壓力降低或鬆弛不全、胃食管反流呈病理狀態、食管自主收縮頻率增加、食管上括約肌壓力降低,鬆弛不全。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產生糖尿病食管的主要病理機制。大多數認為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脫髓鞘病變,精神障礙如抑鬱症、錯亂、焦慮等也起重要作用。

5、小腸運動異常

約20%糖尿病病人可有小腸運動異常,表現為小腸蠕動頻率和幅度降低,小腸移動時間延長,小腸推進性蠕動增快、幅度增高,小腸移動時間縮短等。

6、結腸功能異常

40%~50%糖尿病病人結腸運動受到抑制,表現為結腸推進性蠕動減弱,結腸移動時間延長,餐後結腸肌電峰活動缺如或減弱,胃結腸反射減弱。

7、直腸肛門異常

直腸敏感性降低,特別是有意識敏感性降低,病人往往無便意,肛門括約肌壓力明顯降低。

8、膽系異常

糖尿病病人膽囊結石發生率較高,可能與收縮功能減弱、排空時間延長有關。伴有Oddi括約肌功能紊亂。

二、怎麼診斷糖尿病胃腸併發症?

臨床上糖尿病引起誚化道運動障礙並不少見。應當詳細瞭解病史,根據症狀推斷可能存在的疾病。在初步從病史症狀上瞭解疾病的可能性後,根據不同病變部位選擇相應的運動動力檢查和其他特殊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