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教你包獨家“粽子”
我們今天先來欣賞一首詩:“裹就連筒米宿春,九子彩縷紮重重,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複松。”猜猜看,是什麼物件?對了,聰明的你,一定會想到,那是“粽子”!是啊,又到了“遍野花香織芳鬱,街頭巷尾五月情”的時節了。我們因了一種難以忘卻的情懷將情感在五月綻放,我們更要將一份紀念和緬懷,還有祝福包裹在甜蜜的粽子裡。我想,你一定在內心深處湧動著綿綿不斷的情絲,正所謂“看花容易,繡花難!”“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那咱們就閒話少說,開始準備包“粽子”吧!
包粽子!可是有講究的。首先得選好糯米和粽子葉兒。這裡面還有什麼樣的門道嗎?那是自然了,正是“細節決定成敗”啊!糯米,要選那種米粒晶瑩透亮的。而且還要浸泡一段時間:那是因為糯米中的黏性存貯於細胞當中,若用水淘過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會很黏了。因為粽子直接煮吸水性較差,包粽子前對糯米的浸泡會讓米在煮的時候更容易吸水,縮短粽子的煮制時間,並提高粽子的口感。那麼,浸泡多少時間為易呢?至少要泡三個小時,如果不著急的話,多泡一會兒更理想。但要記得換水,這樣才能保證米不會變質。同時,水要充足,否則米吸足了水份,暴露在空氣中,會被氧化的。
接下來,該是要選擇粽子葉和粽子繩了:市售的粽葉,一般有新鮮粽葉和幹粽葉兩種,相較而言幹粽葉更香但使用之前浸泡時間需更長。粽葉的形狀應該呈梭形,以葉片完整無破損為宜,避免購買黴變、蟲蛀過多的粽葉。挑粽葉還要看粽葉柄頭,一般好的粽葉柄短,粽葉中間的筋包起來不會容易斷,反之長柄的粽葉中間那根筋比較硬包起來容易折斷。特別要提醒注意,警惕“返青粽葉”。“返青粽葉”的危害主要發生在高溫蒸煮過程中,其中的銅、砷、汞等重金屬元素會游離到粽子裡面。如果長期或大量食用,會引起銅中毒,甚至導致腎臟功能衰竭,嚴重威脅人體健康。
粽繩的選擇上,建議使用天然材質的粽子繩,如粽葉繩、天然的棉繩、麻繩,應絕對避免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塑膠繩或尼龍繩等。這一切準備就緒後,該是增色添彩的角色入場了,既,粽子餡兒:紅棗、蜜棗、臘肉、精肉、雞肉、牛肉、果脯、紅糖、鴨蛋黃……不一而終,視個人的需要和口味而定。將泡著糯米和粽子葉兒的器皿放在寬敞一些的地方,如果住在平房,放在小天井裡,那可真是美滋滋啊!
四周放上些小凳子,大家團團圍坐,總有個“主心骨”——自然而然地暫時當了大家的“頭兒”,其實她的指揮也未必全對,但是,人嘛,有的時候就願意在喜氣洋洋的時候聽那麼一兩句別人似逗樂非嬉戲的話,以調節一下氣氛。這個人選,可以是年長者,或是手藝奇佳的。而一些新手兒,也別走太遠,最少,也能幫著系個線繩或是用剪子絞一下線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