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白內障久拖不治可致盲

白內障是一種危害很大的眼科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高,對老年人來說,它是一種可致盲的眼病。據不完全統計,在60~69歲人群中約25.97%的人患白內障,70~79歲為59.95%,80歲以上為83.02%。白內障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導致白內障的原因是什麼?如何科學治療?

白內障是咋回事

正常情況下,人眼中的晶體是透明的,一旦晶體由於某些原因變得混濁,就會影響光線進入眼內抵達視網膜,使人看不清東西,也就是說,是由於晶狀體的混濁而導致了視力下降從而發生白內障。白內障是目前視力損傷和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見於50歲以上的人,並且多為雙眼發病,兩眼可有先後。

在發病初期,常有眼前黑影,亦可有單眼複視或多視。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會感到視力逐漸模糊、怕光,所看到的物體變暗、變形乃至失明。白內障的晚期必須要通過手術才能治癒。

白內障久拖不治可能致盲

導致白內障的原因很多,按其原因不同分為先天性、老年性(年齡相關性)、併發性、代謝性、藥物及中毒性、外傷性和後發性等。其中,人體器官老化是最主要原因,因此白內障患者多為老年人。由於白內障的發展是一個無痛、漸進的過程,不會突然致盲。然而許多老年人發現視力開始下降時往往並沒有意識到患上白內障,以為是老花眼或近視度數加深,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如果不及時治療,當白內障發展到過熟期,引起其他併發症就會導致永久性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