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春季裡常鬧的那些小脾氣

心理異常是相對于心理健康而言。心理異常不僅是指心理障礙、心理疾病以及身心障礙和心身疾病,而且也包括一般心理問題。春季氣溫回升,冬天的壓抑情緒也被豔陽高照一掃而空,但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一個人的情緒出現異常亢奮,也需要注意:這可能是出現了心理疾病。

春節後的門診中有這樣一位老人,已經70多歲,在最近一段時間裡,變得像年輕人一樣精力旺盛。他老伴反映:這段時間他的情緒明顯比以前高漲,總是自信滿滿的樣子,對人也主動熱情,見面了就聊個沒完。記性也好了,給多年中斷聯絡的老朋友打電話。最近起床也特別早,做完早餐就去爬樓鍛煉身體。老伴擔心地說:“他突然像在一夜之間換了個人,平時很顯老態,現在一步三個臺階。”

心理專家表示,這種表現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躁狂發作”,是與抑鬱相反的另一種較極端的情緒狀態。通常包括沒什麼開心事,心情也特別好;說話滔滔不絕;喜歡湊熱鬧,愛表現;空前自信,愛吹牛說大話;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勁兒等。還有的躁狂患者表現為興奮,但愛發脾氣,點火就著。

為何心理疾病“喜好”陽光明媚的春季?

春天,草長鶯飛,本是人們心目中最美好的季節,然而,“百草發芽,百病發作”,春季也是一年當中氣溫、氣壓、氣流、濕度等最為變化無常的季節,半數以上的人群在春天會出現種種不適症狀,如失眠、疲倦、健忘、情緒低落、好衝動、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在這個季節很容易被誘發或加重。

也有研究表明,春風頻率過低,極易產生次聲波,直接影響人體的神經中樞系統,使人頭痛、噁心、煩躁;春風還使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大大減少,使人體化學過程發生變化,在血液中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讓人感到緊張、壓抑、疲勞,導致精神失常。

讀懂10種常見的異常心理現象

心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季節等外在因素的影響,還與個人心理素質、自我心理調節能力、過往精神病史等因素有關。正常人也可能出現短暫或輕度的異常現象,時間短、程度輕,尚不能貼上精神病的標籤。如果發現有以下的一些異常舉動,就要開始關注心理健康了。

1、疲勞感

持續時間較短,不伴有明顯的睡眠和情緒改變,經過休息和娛樂即可消除。

2、焦慮反應

正常的焦慮反應常有其現實原因,如面臨高考,但可隨著事過境遷而很快緩解。

3、類似歇斯底里現象

多見於婦女兒童,如女性大喊大叫、撕衣毀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脅自殺 、兒童可有白日夢、謊言表現。

4、強迫現象

有些辦事認真的人反復思考一些是不是得罪某個人、反復檢查門是否鎖好等情況,但持續時間不長,不影響生活工作。

5、恐怖感

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時仍有現恐怖感,有時也想往下跳,這種想法如得到糾正不再繼續思考,屬正常現象。

6、疑病現象

很多人都將輕微的不適現象看成嚴重疾病,反復多次檢查,但檢查如排除相關疾病後能按醫生的勸告,屬正常現象。

7、偏執和自我牽掛

如走進辦公室時,人們停止談話,就會懷疑人們在議論自己,這種現象通常是一過性的。

8、錯覺

正常人在光線暗淡、恐懼緊張及期待等心理狀態下可出現錯覺,但經反復驗證後可迅速糾正 、成語“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