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放味精還是放雞精好? 揭你不知道的調料奧秘
1你真的認識什麼是味精、雞精嗎
我曾經問過身邊很多人是否吃味精,多數表示對於味精還是有些排斥的,表示味精是經過化工合成的,但其實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味精是利用擅長分泌谷氨酸的細菌發酵得到的,一般的原料就是玉米澱粉,所以味精也算是一種天然食品,並不是人們認為的化工合成製品。
谷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呈味物質。谷氨酸是人體中所需的一種氨基酸,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但是不會增加食物的鮮味,只有被提煉出來以後,才能變成游離的氨基酸鹽,才能為食物增加鮮味。
雞精現在已經取代了味精的位置,那是因為除了有谷氨酸鈉以外,雞精還加入了一些其他的呈鮮味物質,比如雞油、核苷酸二鈉、其他香辛料等。相對于味精來講,複合型的呈鮮味物質,效果要好於單純一種,再加上一般雞精的包裝上都會有一隻大大的雞的圖案,所以近些年,雞精的銷量遠遠高於味精。
2還原味精、雞精致癌的真相
說到味精、雞精致癌,未免太過絕對。味精、雞精裡面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這種物質在超過120℃的時候,容易轉變成一種可以致癌的物質——焦谷氨酸鈉。但在普通情況下,炒菜的溫度都不會超過120℃,因此味精是安全的,我們只要在烹飪的時候正確使用,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谷氨酸鈉含有鈉離子,於是許多人認為味精的使用會增加鈉的攝入,也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但其實不是這樣的,鹽的鈉離子產生鹹味,味精中的鈉離子也同樣產生鹹味。我們做菜時,如果要放味精,則要減少鹽的用量。從這個意義上說,合理使用味精,並不會增加鈉離子的攝入量。為了健康,還是要注意攝入量。
3如何避免味精、雞精致癌可能性的發生
過高的烹調溫度會增加味精雞精致癌的風險,生活中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避免味精、雞精致癌的可能性。
注意烹調方式
大家都知道100攝氏度是水的沸點,所以儘量增加以水為媒介的烹調方式,比如汆、蒸、煮、燉。降低烹調溫度,就可以降低雞精味精中的谷氨酸鈉轉變為焦谷氨酸鈉的比例,由此降低致癌風險。
延緩放味精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我們使用味精都是在菜出鍋之前,而因為炒菜時油的使用,一般菜出鍋前的溫度都是很高的,建議炒青菜時,關火十秒鐘以後放味精,做葷菜時候,關火兩分鐘以後放味精。這樣鍋中的溫度降低,也降低了風險。
當然,上面講到味精、雞精中鈉的比例非常高,生活中還是要注意攝入量,使用味精、雞精的同時,也要減少鹽的用量。
4不用味精、雞精,還有哪些好的提鮮方法
既想提升飯菜的鮮味,又想降低雞精味精對於身體潛在的危害,作為營養師,當然要教大家幾招。
自製香菇調料
買香菇適量,幹濕均可,切丁,用微波爐或者炒鍋焙乾,放入料理機中打碎,然後裝入玻璃瓶中備用,每次炒菜時根據口味加入,可以為菜提升鮮味。
自製蝦皮調料
買蝦皮適量,用炒鍋或微波爐焙乾,切成細末,放入玻璃瓶中備用。炒菜時適量加入。可以使菜具有一絲海鮮的味道。不過選擇蝦皮時一定要注意新鮮程度。
營養專家:家常吃味精的5個禁忌1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裡脊、醋溜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2拌涼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如果做涼菜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後再拌入涼菜之中。
3味精用鹹不用甜
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鮮味在鹹味菜肴中才能有鮮美表現,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並產生一股異味。所以,雞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4調餡料不宜加味精
許多人在調餃子餡、春捲餡時,都會放點味精,這樣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餡料後,會一起經過蒸、煮、炸等高溫過程。但是,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除了不能拌餡,在製作熱菜時,也是要在菜肴即將離火時才能加入味精。
5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生堂為大家介紹多吃味精的危害的全部內容,相信大家在看完全文之後已經瞭解了多吃味精都有哪些危害了吧,大家是不是想不到就我們家長的調味劑吃多了竟然也能有那麼大的危害,希望大家在看完全文之後要在做菜的時候少放點味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