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秋季怎麼養胃 不能錯過十種強效養胃食物

3、山藥

山藥不僅有“神仙之食”的美譽,還有“食物藥”的功效。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功效。秋冬進補前吃點山藥,更有利於補品的吸收。山藥為補中益氣藥,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者進補前食用。

推薦吃法:蒸著吃、做湯喝、炒菜均可。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

4、南瓜

南瓜細軟易吸收。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南瓜,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特別喜歡這看起來黃澄澄,吃起來軟軟糯糯的南瓜。南瓜有很好的養胃功效,它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果膠可以保護胃部免受刺激,其含有的膳食纖維非常細軟,易吸收,適宜于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推薦吃法:南瓜粥、炒南瓜、蒸南瓜都是很多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養胃美食。血糖高的人群可以選擇食用蒸南瓜,每餐吃一塊正合適。

5、木瓜

木瓜適合胃的脾性,可以當作養胃食物。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均有療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於對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還能夠促進和調節胰液的分泌,對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療作用。不過對於胃酸較多的人,不要食用太多。

推薦吃法:木瓜和鯇魚尾煲湯最養胃。取番木瓜1個,鯇魚尾100克。木瓜削皮切塊,鯇魚尾入油鑊煎片刻,加木瓜及生薑片少許,放適量水,共煮1小時左右。可以滋養、消食,對食積不化、胸腹脹滿有輔助療效。

6、紅薯

2006年,在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公佈的20種“抗癌蔬菜排行榜”中,紅薯更是拔得頭籌。因為其較高的營養價值,紅薯在日本還被譽為“長壽食品”。紅薯有養胃、暖胃的功效,因此當冷空氣來襲時,吃一塊紅薯,你會立刻感到溫暖舒心。

推薦吃法:生紅薯中的澱粉難以被消化,所以一定要蒸透或烤熟。提倡用蒸煮的方法,少用油炸。吃紅薯時最好別邊吃邊喝水,或者將少量紅薯加大米熬粥食用,這樣就能減輕腸胃不適。

7、紅棗

紅棗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及環磷酸腺苷,有較強的抗癌、抗過敏作用。此外,大棗還能增加胃腸道黏液分泌,糾正胃腸病損,保護肝臟。《群芳譜》記載:“十月取大棗,中破之,去皮核,小火反復炙香,煮湯飲,健脾開胃甚宜人”。就是在大棗成熟的季節,把棗劈開,去掉棗皮和棗核,用小火慢慢烤,直到聞到香味飄出,然後用這樣的棗煮水喝,健脾開胃的效果很好。

推薦吃法: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大棗五至七顆,或與黨參、白術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欲、止瀉的功效;大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以治療飲食過飽所引起的胃脹、嘔吐等症狀,現在還常用於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8、牛肉

中醫認為牛肉湯的養胃作用很好,牛肉可以提供高品質的蛋白質,脂肪含量很低。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脾胃虛弱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推薦吃法:番茄牛腩、番茄牛肉湯……這些看似簡單的家常菜,在專家看來可謂是營養絕配,既能暖身抗寒,又可滋補身體。吃牛肉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還有暖胃作用;番茄則是含番茄紅素最多的食物,有防癌功效。牛肉含鐵較豐富,遇到番茄後,可以使牛肉中的鐵更好地被人體吸收,有效預防缺鐵性貧血。而在燉牛肉時,加上些番茄,能讓牛肉更快變爛,更適合中老年朋友食用。

9、糯米

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欲減少、泄瀉和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症。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澱粉等,為溫補強壯品。

推薦吃法:剛烹調好還熱乎的、沒有油的糯米食品並不難消化,血糖反應非常之高。這類食品包括糯米飯、糯米粥等,適合消化能力較差的人吃。元宵比湯圓質地緊密難消化。如果胃不好,煮的時候不宜有硬心,也不必追求清湯,最好能多煮一會兒,軟一點再吃。消化能力弱的人在吃湯圓、元宵、糯米雞、糯米丸子、炒年糕、八寶飯、炸糕等食品時,應當趁熱吃,而且應當少吃,細嚼。

10、桂圓

李時珍曾說過:“食品以荔枝為美,滋益則龍眼為良”。和荔枝性屬濕熱不同,桂圓能入藥,有壯陽益氣、溫胃補脾等多種功效。桂圓富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煙酸和維生素K的含量之高是其他水果罕有的。桂圓的營養價值在水果中也是名列前茅的,自古被當做極好的滋補品。

推薦吃法:用紅棗加桂圓煲紅糖水,到棗爛桂圓綿時,打只雞蛋;繼續用小火焐熟雞蛋。紅棗、桂圓和紅糖都有補血的功效,煮出的雞蛋很滋補。

秋季養胃食物有哪些?請看秋季養胃食物排行榜!另外,養胃除了飲食調理外,還要進行適當的運動,不要暴飲暴食,也要注意保暖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