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完事後立馬幹這個必出大問題

運動可以讓人身體中的毒素排出體外,可以讓你心情放鬆壓力降低,但是運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到了夏天,由於溫度的升高,很多人喜歡在運動之後大量的補充水分,坐在地上休息一會兒,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這是非常傷害我們的身體健康的。記者通過採訪瞭解到了運動後的四大誤區,希望喜歡健身的朋友能夠在瞭解後,讓自己的健身運動更加科學有效。

誤區一:大量飲水

一場足球比賽下來,市民趙鶴松和他的小夥伴已經是大汗淋漓,大家抓起水來,狂喝不已,結果反而越喝越渴,有幾個球友還發生了頭暈的症狀,這是咋回事?運動專家、東北師大體育學院院長張守偉介紹,運動出汗會使身體丟失水分和電解質,適當補水對維持體液平衡大有裨益,有力促進機體恢復。但如果短時間內大量飲水,可能會引起“水中毒”,出現頭暈眼花、嘔吐、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時會出現肌肉痙攣等。此外,如果水溫過低,還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出現腹痛。對於運動時間長的人而言,建議在運動的前、中、後少量多次補充運動飲料,水溫控制在10℃至20℃。

誤區二:立即躺下或蹲坐

對於很多普通人在運動後喜歡馬上躺下或是蹲下休息,張守偉介紹說,其實這樣做對身體傷害是非常大的。因為在劇烈運動時,下肢大量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大量向下肢集中,如果運動後立即躺下或蹲坐,導致血液回流的速度急劇下降,容易出現頭暈、眼花,甚至昏倒。所以,建議運動後不要馬上停下來,最好做一些放鬆、整理或拉伸運動,還可以按摩肌肉,能促進疲勞恢復。

誤區三:馬上洗澡

運動之後大量的汗液流出,體溫升高,皮膚會帶走大量的水分。如果運動後馬上洗澡,尤其是水比較涼的情況下,會令汗腺排汗“戛然而止”,熱散發不出來,對身體恢復不利,甚至會引起肌肉痙攣,降低免疫機能,引發感冒、傷風和氣管炎等疾病。

誤區四:盲目進食

運動時,運動中樞神經處於興奮狀態,身體的副交感神經相對抑制,消化系統興奮性明顯減弱,腸胃蠕動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大大減少。各消化腺的正常分泌需要在運動結束後20至30分鐘才能恢復,所以建議運動後稍作休息再進食。

雖然運動方式很簡單,運動也能夠讓人得到好的身體,但運動必須科學講究方法,否則可能會給身體帶來傷害。